按下按钮就能收获一桌自动制成的美食,刷刷手就能乘车、购物……在今(18日)天开幕的的第七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的部分展台前,可以看到不少这样的智能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在不断扩大。而作为众多新产品新技术的首发平台,知识产权也一直是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下称“上交会”)的重要关注话题。
上交会开幕论坛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表示,知识产权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刚需和国际贸易的标配,对于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创新力和竞争力,推进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他说,2018年按照中央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部署,国家知识产权局完成了重组。管理专利、商标、集成电路设计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保护效果得到新的提升。
中国持续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法庭,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专利法的修正案草案,联合38个部委印发关于对知识产权其中的专利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的备忘录,印发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案 ......这些都让知识产权的综合实力和保护力度得到提升。
何志敏指出,近年来,我们有效促进知识产权的运用,新增上海浦东等地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各类知识产权应用平台的建设布局,批复审理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运营平台等特色平台建设,不断压缩专利和商标的审限。
在国际贸易中,良好的知识产权运用机制和保护环境是国家贸易的重要保障。以中国美国商会不久前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为例,在受访的314家会员单位中,有59%的美国企业认为中国在过去5年里加强了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技术贸易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据商务部技术进出口信息管理系统统计,2012-2018年,上海市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金额从约49亿美元提高到约140亿美元,增长184.7%。
外交部南南合作促进会上海办事处主任洪涌清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任何技术交易必须以知识产权的形式来进行。“上交会从开办之初就很重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上交会对于知识产权也越来越重视。”他说,在今年上交会的国际技术贸易展区,就有20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入驻。
做企业闯世界的“导航仪”、海外企业来华的“迎宾厅”,全球服务中心Go Global将打造成为企业出海的国际总部基地和外企来华的服务窗口,立足“生而全球化”的南山,链接全球、开启未来。
关于提到的有人声称能从所谓“代工厂”手中低价购买国际知名品牌,经向相关行业商协会了解,中国的品牌授权加工企业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会按照订购合同要求生产、发货,维护国际品牌形象。
知识产权对武汉重点产业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凸显。
将围绕建立快速预审服务联动机制、联合开展快速维权服务、开展专项信息分析研究、建立资源互通共享机制、开展宣传培训和业务研讨等5方面加强长三角区域快速协同保护协作与交流。
聚焦人工智能重点领域,为相关专利申请提供快速审查服务,严厉打击抢注“DeepSeek”等相关商标申请行为,持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护航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