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A股投资,为什么择股比择时更重要

第一财经 2019-05-17 09:42:32

作者:张叡哲    责编:任绍敏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想要做到择时的难度只会更高,而从身边出发,对于自己了解的行业和优质的上市公司做深入研究进行长期投资,相对来说则更容易实现。

投资有两种情况,一种择时,一种择股。择时者的终极追求就是“高抛低吸”,下跌的时候做空,上涨的时候做多,总是希望能踩在正确的点上;择股者的终极追求就是“穿越牛熊”,找到好的企业,长期持有,赚到十倍甚至百倍的收益。

很明显,这两种交易策略是截然相反的,择时更注重对于宏观大势的把握,需要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该投资什么品种。其中的佼佼者自然是各大机构的宏观和策略研究员。

而择股主要是对微观的具体公司十分了解,所谓的自下而上的投资方法,相对比较轻视宏观基本面。其中的佼佼者是各大行业研究员。

《新财富》一直会评选卖方最佳的分析师。其中连续7年获得第一的就能获得白金分析师称号,从2003年创办至今,白金分析师有近10 位,但没有一位来自宏观和策略。可见择时这件事的难度有多高,究其原因可能是宏观经济和股市涨跌的相关度并不高。

上图是著名投资机构先锋领航发表的一篇学术报告中的内容,从1900年到2009年16个发达国家的股市,在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股市的真实涨幅和人均GDP的增速关系接近0。

而经济学家李迅雷在一次演讲中也提到,行业分析师转行做基金经理的,往往要比宏观策略分析师转行的业绩更突出。

之前也有研究者统计了从1996年到2015年长达20年时间里标普500的回报率。如果在这20年内持股不动,投资回报率每年是4.8%左右。如果错过了20年内涨幅最大的5天,那么回报率就会下降到2.7%,如果错过了涨幅最大的40天,回报率就会变成每年-4%。

同样的规律在A股也是一样,在这20年内,持股不动是10%,错过涨幅最大的5天是8%,错过涨幅最大的40天是-3.8%。

我们把两种不同的策略套入进去,会得出什么结论?持股不动的人其实是在等那4000多个交易日里的那几根大阳线自己出现。而择时的人,是在主动寻找那几根大阳线可能会出现的时机,虽然回报很大,但从成功概率上来说实在是太低了。一旦错过了那些关键的阳线,结果也可想而知。

最后分享一个投资界非常出名的案例,被称为“对冲基金教父”的罗伯逊,他旗下的老虎基金在2000年3月致投资者的最后一封信里称:“1980年5月,Thrope Makenzie 和我以880万美元的资本成立了老虎基金。18年后,当年的880万美元已增长至210亿美元,增幅超过259000%。这期间基金持有人在撇除所有费用后所获得的年回报率高达31.7%。没有人有更佳成绩。”

这一段是这封信的开头,连续18年的年回报率达到31.7%,这是多么令人惊叹的成绩,然而为何这又是他的最后一封信呢?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在1998年~1999年也正好是互联网泡沫最剧烈的时候,当时的罗伯逊看得很清楚,他认为市场的泡沫太大了,完全不符合大多数公司的价值,整个市场已经失去了理性。于是他开始做空这些股票。

而做空的结果,却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老虎基金损失惨重,因为市场一直在非理性上涨,由于回撤过于严重以及投资者的赎回比例太大,他选择了关闭基金。他在信中说:“我曾在过去很多场合说过,老虎基金以往多年的成功,要诀是我们坚持的投资策略:买入最好的股份及沽空最差的股份。在理性的环境,这策略十分奏效。可是在不理性的市场,盈利及合理股价不受重视,........我们很难估计这改变何时出现,我没有任何心得。我清楚的是:我们绝不会冒险把大家的金钱投资在我完全不了解的市场。故此,在经过仔细思量之后,我决定向我们的投资者发回所有资金,即结束老虎基金。”

老虎基金在2000年3月30日正式关闭。令人唏嘘的是,2000年4月,整个市场开始暴跌,并且在接下去的两年跌幅接近80%,互联网泡沫破裂。假设罗伯逊选择在此时做空,老虎基金的收益将非常巨大。

如此优秀的一个基金管理人,最终也倒在了择时不准确上。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想要做到择时的难度只会更高,而从身边出发,对于自己了解的行业和优质的上市公司做深入研究进行长期投资,相对来说则更容易实现。

(作者系资深市场观察人士)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