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微软把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放上海,到底为什么?

第一财经 2019-05-21 18:25:28

作者:金叶子    责编:杨小刚

2017年长三角地区总体R&D投入强度为2.71%,其中上海研发投入强度为3.93%,江苏、浙江和安徽分别为2.63%、2.45%、2.05%。

5月15日,由微软和张江集团打造的微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在张江人工智能岛正式启用并投入运营,首批30家国内外企业和初创公司也同步入驻。这是微软全球第四家,也是截至目前规模最大的一个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

谈及将此实验室落地上海的原因,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近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上海是微软立足中国发展的重要基地。虽然微软在全球有研发中心,但是这次将如此多的资源全部放在一个城市是一项创新之举,这都得益于上海金融、生物医药、信息产业等全方位发展的良好生态圈。

微软看好上海生态圈和研发环境,并非偶然,这是上海近年发力科创中心建设,打造全球创新高地所取得成就的一个缩影。

除了科创软环境被认可外,上海科创硬技术也获得丰硕成果。在近日召开的上海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来自上海天文台的“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天马望远镜)项目团队获得了去年空缺的科技进步特等奖,该项目也为我国探月工程、深空探测提供支撑。

除了探月工程,在我国蛟龙、天宫、北斗、天眼、墨子和大飞机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背后,都可以找到上海科研团队的身影,仅中科院在沪单位,就有超过2000名科研人员参与上述几个项目。

目前,上海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例达4%,比五年前提升0.35个百分点。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7.5件,比五年前翻了一倍。5年间,中国每年的十大科学进展,上海均有成果入选,50项重大进展,上海牵头或参与11项。

如今,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已进入深化推进阶段,在提高科技创新“热度”和“浓度”的同时,上海也在原始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领域重点发力,并探索科技体制改革。

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王振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 5年时间里,基本形成了框架结构的布局,例如2015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还有今年3月刚出台的科改25条,都从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推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吸引人才上有了很多突破。

基础研究与创新策源并进

原始创新能力离不开高水平的创新基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

在上海张江“鹦鹉螺”造型的上海光源外,北京大学教授马丁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正是有了这个光源,他们才不用去国外做实验。“我们研究的高效催化剂,属于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的上海光源的灵敏度为我们的实验提供可能”。

不只是催化剂的研究,上海光源还可以为H7N9病毒、埃博拉病毒,蛋白质结构研究,以及故宫文物的修复等提供实验平台。截至2019年4月底,上海光源十年间首批线站累计为用户提供实验机时超过34万小时,服务了518家单位。预计到2022年,上海光源将有约35条束线和60个实验站投入运行。目前诺华、罗氏、中石化、上汽集团等60家企业都利用上海光源进行技术研发。

大科学设施不仅是一座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也为该区域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究提供平台支持。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下称“上海光机所”)党委书记邵建达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上海光机所研制的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SULF),是上海打造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首批启动建设的重大项目。2018年底,SULF项目已基本建成,首批建成的3个用户实验终端,未来将面向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放,形成多学科综合研究平台。

“上海一定要部署力量去做有高显示度的事情,要在大科研装置上发力,并为我们的科研工作提供平台。”邵建达说。2017年,SULF成功实现了10拍瓦激光放大输出,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目前,上海像SULF、上海光源这样的建成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达14个。预计到2025年,这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全部建成。

王振表示,科创中心建设不仅是制度供给的创新,大科学设施的布局也是一个重大突破,“这些已建或在建的各类大科学装置影响深远,也是上海服务长三角和全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势产业形成“上海方案”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至关重要,上海也在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出现了如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今(21日)天举行新闻发布会,提到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下一步努力方向,副市长吴清表示,一是要强化顶层设计和制度供给,形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上海方案”。

在张江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下称“和记黄埔”)办公楼,该公司资深副总裁王清梅20日对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表示,张江生物医药的生态圈让他们很容易找到帮助和需求,“有时在园区内和不同领域人士聊天就可以碰撞出一些火花”。

她说,该公司创新药的研发离不开国家和上海市政府的支持,“去年公司研发投入在1.6亿美元左右,研发费用也一直在逐年增加。而在这一过程中,不只有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的专项课题、上海科技支撑计划专项支持,平时科创办、张江管委会也会及时通知我们各类补贴和人才政策。”

2018年9月初,和记黄埔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中国首个本土研发创新药“呋喹替尼”胶囊获批上市,得益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实施,这个药比以往提早了半年上市。

在政策扶持和产业生态的双重作用下,5年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产值从近2500亿元增长到3434亿元,年均增长9.9%。仅在上海张江就形成了新药研发、药物筛选、临床研究、中试放大、注册认证、量产上市完备创新链。全球排名前10的制药企业中,有7家在张江设立了区域总部、研发中心。截至2018年底,上海已有32个品种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成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试点品种。

不只是生物医药,去年发布的《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加快迈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上海要全力打造两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分别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汽车产业集群。此外还要积极培育四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分别是民用航空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产业、绿色化工产业。

在人工智能领域,上海从政策出台和应用推广方面加快推进速度。从2017年11月发布《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到去年12月上海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实施计划的正式发布,以及不久前上海市政府面向各单位征集本市第二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从各个方面部署AI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也吸引了微软、亚马逊、SAP、华为、腾讯等国内外企业在沪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和人工智能创新平台。

而在传统优势产业集成电路方面,上海目前已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等各环节。2018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达1450亿元,占全国总销售规模的1/5。

王振告诉记者,现在上海现代产业链布局明显,为推动培育新动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种影响在未来的若干年会越来越显现,“如今已出现了溢出效应,例如周边地区就有不少公司来上海设立研发中心,利用上海的创新资源实现自身发展。”

科技创新区域协同发展

建设具有全球有影响的科创中心过程中,引领辐射作用也是其中一个体现。

2018年,上海向江苏、浙江、安徽输出技术超过3300项,成交金额173亿元。上海各科研院所、高校、孵化平台也正以上海为核心,向周边地区进行部署。

以上海光机所为例,虽然植根于上海嘉定,该所同时还在长三角地区的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做了部署。

“我们在南京有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因为江苏省是技术转移转换的典范,也为我们争取到了很多国家级省级的平台建设称号,并且还孵化了四五十家公司,其中有四五家已经进入到了亿元单位的产值,我们也希望能有2~3家可以进入上市公司的行列。”邵建达说,上海光机所在芜湖已经建立了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并和合肥知常光电公司有着深厚的合作关系,未来将会在杭州开设分所。

一组上海光源的使用数据也说明了长三角地区科创资源的联动。虽然上海光源服务于全国,但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区域还是用户最集中的地区。其中,上海的用户近三分之一,北京的用户约五分之一,余下用户数量比较多的地区则集中在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包信和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就表示,目前来看,我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两个都在长三角地区(合肥、上海),所以在发展的条件、科学家的集聚度上,这个区域有优势,在距离上也不是很远,肯定会形成互补。

在六七八九集团董事长,张江跨国企业联合孵化平台负责人吴家翔看来,虽然上海对于全球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是高于长三角的,上海也应该利用国际化的优势,结合原有的基础和企业的生态,最后形成一个产业高地的核心。应用场景在车间、田间,但研究院、原材集聚中心仍然在上海。

“更重要的还是优质资源的整合,要形成一种流水线的模式,这才能真正使张江联结长三角最终变成共赢共利。”吴家翔告诉第一财经,在昆山、嘉善、桐乡等长三角区域,他们都在积极推进落户,并根据当地不同的产业优势搭建AI产业高地。

根据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近日发布的《2019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指数》(下称“创新指数”),2010~2017年长三角研发经费投入显著提升,研发经费增速普遍高于GDP增速。2017年长三角地区总体R&D投入强度为2.71%,其中上海研发投入强度为3.93%,江苏、浙江和安徽分别为2.63%、2.45%、2.05%。

(实习记者王婧颖对本文亦有贡献)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