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内乳制品消费放缓,上市乳企谋划由“喝”转“吃”

第一财经 2019-05-29 09:14:21

作者:栾立    责编:陈姗姗

由于传统的乳制品市场消费逐渐饱和,在存量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下,乳企上市公司开始由“喝”转“吃”,希望在奶酪业务上寻求增量市场。

近日,一款名为妙可蓝多奶酪棒的洗脑广告在各大城市的电梯和楼道广告中频频轰炸,而生产方的原广泽股份干脆连上市公司名称都改成了妙可蓝多(600882.SH),这样激进的做法在乳企中并不多见。

在业内看来,这背后也是国内乳企重视奶酪业务的一个缩影,由于传统的乳制品市场消费逐渐饱和,在存量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下,乳企上市公司开始由“喝”转“吃”,希望在奶酪业务上寻求增量市场。

对于国内乳业上市公司而言,近两年维持业绩增速正在变得困难,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财报季里不难发现,除了国内两大乳业巨头伊利、蒙牛保持着较快的增速,大多数区域乳企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正在放缓,这其中既有市场格局变化的因素,也与国内乳制品消费日趋饱和有关。

在5月28日举行的中国奶酪发展高峰论坛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透露,目前国内乳制品消费增速正在放缓,近十年间,年均乳制品消费增幅只有0.8公斤,这远低于上一个十年年均2公斤的增幅。

乳制品消费年均增幅的减少,意味着国内乳业竞争逐步进入存量市场的争夺,相比之下,奶酪行业的发展才刚刚开始。根据奶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均奶酪消费只有0.1公斤,远远落后于日韩的2.4公斤和3.1公斤,与欧洲的18.7公斤的人均奶酪消费量相差甚远,而这也被业内一直认为是国内乳制品消费量不足世界人均消费量的三分之一的主要原因。

差距之下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尤其是随着西化的生活方式的日益流行,奶盖茶、芝士酸奶等网红产品流行的同时,消费者也不知不觉在消费更多的奶酪产品,国内奶酪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2018年3月,妙可蓝多在传统的液奶业务基础上开始重点发力奶酪业务,业绩上已经有所体现。2018年实现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奶酪业务增长迅速,实现销售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135.9%。2019年一季度,妙可蓝多收入约为2.98亿元,同比增长57.5%,奶酪业务销售1.3亿元,同比增长104.4%,销量为2717.7吨,同比也增长了64.5%。

记者在论坛上了解到,国内包括蒙牛乳业、伊利股份、光明乳业、三元食品以及国际乳业巨头恒天然、菲仕兰等主要乳企都已经在布局奶酪业务。虽然大部分乳企并没有单列奶酪业务的收入,但从进口总量上或可见一斑。

全国畜牧总站研究员张书义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国内奶源为原料的自产各类奶酪年产约不足1万吨,80%的奶酪主要靠进口原料再加工,近年来,国内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带动奶酪进口的增长,进口量从2006年的不足1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10.83万吨,进口量增涨了10倍。

目前国内消费的奶酪主要分为原制和再制两种,前者以牛奶为原料,后者以前者为原料加工后再进行销售。

妙可蓝多董事长柴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国内的奶酪主要依靠进口,从成本上看,国内较高的牛奶成本让国内乳企在原制奶酪上并没有竞争优势,但国内消费者的口感并不能完全接受原制奶酪产品,因此在再制奶酪领域国内乳企面临机遇。目前国内奶酪消费处于初级阶段,也需要更多乳企进入把市场做大。

而根据中国奶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到2025年,我国奶酪消费可能将超过50万吨,达到人均消费近0.4公斤,将是目前的四倍。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中,要求优化乳制品产品结构,统筹发展液态乳制品和干乳制品,支持发展奶酪等干乳制品。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看来,国家推动干乳制品发展一方面是从营养角度考虑,而另一方面,国家也在鼓励国内企业生产原制奶酪,因为生产原制奶酪使用的是新鲜牛奶,奶酪业务也可以成为国内原奶产业市场调节的“蓄水池”,一直以来国内奶业供给的周期性带来的“奶荒”和“奶剩”,这也让国内奶牛养殖行业苦不堪言,长期来看,奶酪业务的发展可以有效调节奶源淡旺季的差距。

但也有行业人士指出,目前国内牛奶成本相比澳新几乎翻倍,十斤奶做一斤酪,也会进一步放大成本的劣势,国内要想推动原制奶酪发展,则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支持政策。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