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开发署署长何睿欧(Rémy Rioux)此次访华行程颇为紧张,但也收获颇丰。5月28日,何睿欧在北京的记者会上透露,法国开发署这次签署了向中国合作伙伴提供总计2.5亿欧元贷款的三个合作项目。
同时,法国是中国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的重要伙伴,而在具体项目融资过程中,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与法国开发署有着密切交流与合作。
何睿欧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国开发机构是合作而非竞争关系,在融资方面加强交流至关重要,同时也应加强与私营部门的交流合作,提高融资能力。
加强与私营部门合作
今年是法国开发署在中国开展合作的15周年。截止2019年4月,法国开发署已经在中国开展了38个项目(其中20个已经完成),累计贷款金额达到16亿欧元。
27日,法国开发署在中国签署两项贷款协议:一是在广西的修复和保护古镇自然文化遗产项目中提供5000万欧元;二是对贵州养老项目提供1亿欧元贷款,这一项目还得到世界银行3.5亿欧元的支持。
28日,法国开发署与南京银行签署1亿欧元的贷款合作协议,用于生态保护、能效提高、可再生能源等相关项目。
“作为国家开发机构,我们应该加强与私营部门的合作能力。”何睿欧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是我们首次向民营机构提供贷款和合作,我们未来也将继续发展这种合作模式,来加强我们在地方的联系。”
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BD )第15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在中国昆明举办。何睿欧表示:“除资金外,法方还可以分享经验。通过这种合作,我们希望法中关系可以得到进一步加强。”
27日,何睿欧在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举行会谈时探讨了如何落实2018年1月双方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何睿欧表示,目前,双方正对一系列可联合开发的项目进行研究,希望在环境金融领域继续进行合作。
政府机构间合作提高融资能力
何睿欧的另一重身份是国际金融开发俱乐部(IDFC)主席,俱乐部成员包括来自中国、法国、德国、南非和印尼等24个国家的金融开发机构。
何睿欧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多边开发机构的融资能力并不如想象乐观:“如果把所有的多边银行每年的融资能力加起来,比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美洲开发银行等,每年也只有2000亿美元。”
何睿欧认为,政府机构间的合作能够提升融资能力。“我们IDFC俱乐部每年有8500亿美元的贷款能力,其中2000亿是用于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项目也符合各个国际机构的通用标准和方式。”他说,“这些机构相当于非常庞大的政府融资的能力,现在我们要一起探讨如何高效地使用这些贷款、如何支持可持续发展。”
此前,据一位中方专家透露,发展中国家每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融资需求,多边开发机构能够满足的不到8%。
何睿欧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的确,在许多比较贫穷的国家仍然存在很多融资方面的需求,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所以,我们通过俱乐部等方式加强交流,也是至关重要的。各个国家政府的开发金融机构必须加强国际合作的能力,了解如何一起工作、一起提供融资,扩大融资能力。”
他透露,IDFC的24位成员已经向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提供了58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何睿欧认为:“我们之间是合作的关系而非竞争。除了项目上的合作之外,我们也进行共同的研究,比如招投标标准、环境社会标准、关于所在国债务可持续问题等,我们也开展共同的工作。”
晨光相信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创造可以相辅相成,可持续发展始终是企业长期价值的战略锚点。
截至2024年底,科思创在中国投资超过40亿欧元
AI及“AI+”战略成为2025年全国两会核心议题,彰显国家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大力扶持,并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任务。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
日前公布的《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介绍,“三江源国家公园进入高质量建设新阶段”。三江源国家公园官方微信8日消息称,多家机构在三江源区域约36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首次完成我国大规模雪豹种群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