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自然遗产地去年接待境外游客超千万,但面临保护与发展矛盾

第一财经 2019-05-31 12:07:29

作者:章轲    责编:杨志

通过特许经营、利益共享、生态补偿、生活补助等多种方式,遗产地惠及民众、改善民生,与当地社区居民生产生活协调发展。

中国自然遗产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名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今天(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各遗产地接待境外游客超过1246.2万人次,占全国入境游客总人数的9.7%。

在国家林草局当日举办的2019“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副司长周志华介绍,中国于1985年12月加入《世界遗产公约》。目前共有世界遗产53项,其中自然遗产13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文化景观遗产5项、文化遗产31项。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位居世界第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大国。

周志华介绍,为加强世界遗产地的统一规划管理,国务院在2018年机构改革中,将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管理职能,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转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及其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也相应地负责本行政辖区内世界自然遗产的组织申报和保护监督。

5月31日,2019“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新闻发布会现场。摄影/章轲

周志华对记者表示,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事业的发展,不仅有效保护了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环境,而且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发挥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她介绍,通过特许经营、利益共享、生态补偿、生活补助等多种方式,遗产地惠及民众、改善民生,与当地社区居民生产生活协调发展。各遗产地通过开展适当的旅游展示活动,拉动了住宿、餐饮、交通、土特产加工、手工艺制作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仅2018年,各遗产地为地方带来直接旅游收入143.75亿元,成为对外展示窗口。世界遗产是国外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国国情、理解中国发展道路的重要窗口。数据表明,遗产地的境外游客比重远远高于其他非遗产自然保护地。

“遗产地大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周志华表示,目前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压力依然巨大、面临的威胁仍然存在,保护、利用与管理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和不足还有待逐步解决。少数地方生态保护意识不强,政治站位不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保护管理要求,重旅游轻保护的观念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沟神仙池。摄影/章轲

“在当今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大背景下,文化和自然遗产在应对众多发展问题上的巨大潜力不断凸显。”发布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欧敏行表示,遗产保护面临着自然灾害、武装冲突、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旅游过度开发、贫困、国际化等重重挑战,其中最突出的因素之一就是城镇化。

欧敏行说,如今全球约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在中国,城镇化率在过去三十年间从不到20%上升至近60%。从经济和社会角度来讲,城镇化是发展的驱动力量,但其带来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以及人口的压力给遗产保护和传统生活方式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我们需要寻找创新的、能够为发展做出贡献的遗产保护方式。”欧敏行说。

欧敏行介绍,目前,全球共有1092处世界遗产地,分布在167个国家,包括845处文化遗产,209处自然遗产和38处混合遗产。中国在世界遗产领域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地,位居全球第二。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