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在参加国新办吹风会时表示,央行始终将个人信息保护作为我国征信监管的重中之重,通过组织开展征信乱象专项治理,严厉打击恶意竞争、倒卖征信数据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朱鹤新表示,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中国建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征信系统,在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促进金融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
目前,征信系统累计收录9.9亿自然人、2591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有关信息,个人和企业信用报告日均查询量分别达550万次和30万次。根据商业银行反映,征信数据已深度嵌入其风险管理流程中。
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信用信息指数”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2007年我国信用信息指数仅为3分。随着征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我国信用信息指数已经连续三年达到满分8分,领先于部分发达国家。
第二,征信系统通过广泛的信息共享,有效缓解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难题,提升了小微与民营企业融资的便利程度,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一是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企业征信系统中53%为小微企业。其建立的动产融资登记公示系统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也主要是为小微与民营企业融资提供服务。
二是市场化企业征信机构创新小微企业征信服务模式,探索利用贷前替代数据帮助银行多维度判断小微企业信用状况,许多银行据此发放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
三是人民银行推动地方建立中小微企业信用数据库,补足征信服务短板。目前累计为260多万户中小微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其中约55万户获得信贷支持,贷款余额达11万亿元。
第三,央行始终将个人信息保护作为我国征信监管的重中之重,通过一系列政策和监管组合拳,筑牢征信信息安全防线。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提高对征信信息安全工作的认识;
二是从业务、技术和管理上明确征信信息保护的监管职责;
三是增强征信系统的技术防范措施,从技术上杜绝违规查询征信信息等问题;
四是组织开展征信乱象专项治理,严厉打击恶意竞争、倒卖征信数据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五是畅通征信维权渠道,为信息主体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便利;
六是加大征信宣传教育力度,帮助公众增强征信信息安全意识,减少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
第四,按照国家金融对外开放战略部署,坚定不移推进我国征信业对外开放,丰富市场主体、创新征信产品、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我国征信业高质量发展。
朱鹤新表示,近年来,人民银行稳妥有序推动企业征信市场和信用评级市场对外开放,美国邓白氏、英国益博睿等国际企业征信巨头在华设立的子公司,以及标普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已获准在中国开展业务。
自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下调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
自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下调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自5月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月8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50%调整为1.40%。
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1%和2.6%。
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从5000亿元增加至8000亿元。
自5月8日起,隔夜、7天、1个月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分别调整为2.25%、2.4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