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癌症患者飞速增长以及病理医生的严重不足,被视为是肿瘤诊断“金标准”——病理诊断行业发展受到制约。与AI(人工智能)的结合,让病理行业发展看到了新的希望。今年以来,不断有企业发布人工智能辅助宫颈癌筛查取得新突破消息。
近日,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金域医学(603882.SH)宣布,公司病理专家团队与华为云AI团队合作,首次基于病理形态学,通过深度学习的技术,以病理专家的诊断标准训练出精准、高效的AI辅助宫颈癌筛查模型。该模型在排阴率高于60%的基础上,阴性片判读的正确率高于99%。同时,阳性病变的检出率也超过99.9%。这是目前国际已公布的国内外AI辅助宫颈癌筛查的最高水平。
而在上月,腾讯旗下AI医学解决方案“腾讯觅影”也正式发布了AI电子阴道镜辅助诊断系统,同样瞄准的也是宫颈癌筛查方向。
可以说,在目前AI辅助肿瘤筛查中,宫颈癌筛查成为了热门的探索方向。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患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位居全球女性癌症死因的第四位,同时也是我国女性生殖道的第二大恶性肿瘤。
病理诊断是肿瘤诊断金标准,即对活检或手术切下的肿瘤标本,固定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进行组织学检查,以此来诊断疾病。由于待遇低、工作量大及培养周期长等因素,造成了我国病理医生极度短缺。
从2009年起,在政策开始在大力支持基层开展免费“两癌”(乳腺癌、宫颈癌)筛查背景下,带来了宫颈癌病理诊断强劲的市场需求,但总体筛查的情况并不乐观。
“我们国家有3.5亿至3.6亿劳动妇女,但宫颈癌筛查的覆盖率却只有21.4%,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筛查能力不足,筛查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是细胞学领域的医生太少。要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筛查率的覆盖率要达到80%。”国内著名细胞学专家、原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梁小曼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病理是非常复杂的,没有一个病人的图像是完全一样的,每个病人都有一定的特异性,同一个病也可以有不同的形态学改变。所以病理搞AI的确比较难,难就难在这里,太复杂了。相对来讲,宫颈细胞学相对形态比较单一的。”梁小曼亦说道。
虽然AI的介入,可以“解放”病理医生的双手。但开发一个AI辅助筛查平台,并不容易。其中,标注图像块就是一个繁琐的过程,也需要一定病理医生的介入。
金域医学病理中心主任罗丕福博士介绍,本次开发是基于公司历年4350万例宫颈细胞学筛查样本,从中挑选出的近20万个图像块,进行精准标注和AI辅助筛查模型训练。此次为进行AI辅助筛查模型的训练,金域投入了多位病理专家全职负责审阅与标注工作。而具体的标注工作流程是,镜下筛选经典阳性病例、生成数字扫面片、裁剪图像块并进行预标注、随机分发到标注医生团队、2人一组进行专业标注、细胞病理专家进行审核、筛选一致的结果用作AI训练。
华为内部的相关负责人亦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为什么很多公司在做人工辅助宫颈癌筛查,有些做不得够好,跟做细胞病理标注难有关系,“如同树叶不一样,细胞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人虽呈现出来相同的病,但细胞的形态也不一样,形态一样的有可能也是不同的疾病。过去金域医学的病理医生培养花费较多心血,在标注数据这一块的投入是非常大。华为则在算法和算力上比较有优势,双方的合作也是基于此。”
广证恒生在发布的研报中表示,AI病理诊断技术可大幅缩短医生的工作量,但由于目前技术所限,在病理样本采集、图像数据处理及结果判读上仍有大量技术难点亟待攻克。
从大的方向看,市场亦看好AI辅助肿瘤筛查技术发展前景。上海域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域唯医疗”)CEO王世威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AI辅助肿瘤筛查也是提高我国临床肿瘤误诊率一种较好方式。传统临床肿瘤误诊率误诊率较高究其原因来自于肿瘤本身的异质性特征,现有的影像学检查和组织活检手段只能局部的反映肿瘤的外在或内在表现的信息,而不能全面的反映个体差异性的、特异性的肿瘤。这样的临床痛点也在驱动AI辅助技术的发展。
罗丕福亦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金域医学与华为云还将在其他病理AI的场景中寻求新的合作方向,如在乳腺、消化道、肾脏、血液等亚专科场景,探索更多应用可能。
广东近年来在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中连续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与装备制造”重大专项。
高质量数据作为人工智能应用的底座,不仅对通用大模型具有很强的保障支撑作用,对行业大模型更加重要。
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智谱与上海张江集团合作发布MaaS平台;清华团队开源大模型推理引擎“赤兔Chitu”。
保持战略敏捷,持续深耕具身智能,聚力核心技术攻关,为推动机器人在各领域加快拓展普及展现更大作为。
又签下7亿算力订单,宏景科技3月13日集合竞价再次冲击涨停随后回落,截至午间收盘,当日股价上涨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