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罗汉堂发布数字经济十问:数字技术会扩大鸿沟,还是会让世界变平?

第一财经 2019-06-25 19:03:38

作者:周艾琳    责编:林洁琛

数字技术会扩大鸿沟,还是会让世界变平?罗汉堂发布最关乎人类未来的十大问题。

6月25日,阿里巴巴倡议成立的罗汉堂发布了最关乎人类未来的十大问题。200多位来自全球的顶尖学者、政界、企业界负责人应邀在杭州“西湖论剑”。

目前,数字技术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它将从方方面面改善人类生活。同时,我们的社会并没有完全准备好去应对这场由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带来的史无前例的结构变革。罗汉堂也认为,必须以造福社会、保护全球消费者、员工和人民为目标,去学习并掌握当前的数字革命。

2017年10月,阿里巴巴成立“以科技创新世界”的达摩院,未来3年里将投入1000亿元进行前沿技术的探索。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可能伴生着新的社会问题,如何在发展中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2018年6月,阿里巴巴倡议成立罗汉堂项目,并向全球顶尖学者发出邀请。罗汉堂项目将作为达摩院的配套研究平台,主要探索科技快速发展中伴生的其他社会问题的解决。

一问:我们是应该先控制风险,还是先迎接数字技术?

罗汉堂《数字技术与普惠增长》报告提及,只有去尝试、努力,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数字技术唯一担忧的是担忧本身。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认为,数字经济带来的福利还难以被准确衡量和估计,这会影响我们平衡数字经济的风险和收益。现有对经济的衡量集中在对经济增长的关注,忽略了健康、生活便利等其他福利。数字经济的长期影响是深度多维的,需要一个更多维的框架衡量个人和社会福利。

二问:数字技术会扩大鸿沟,还是会让世界变平?

斯宾塞称,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增长速度上,还体现在边远、贫困群体与现有经济资源的结合速度上,这是令人震惊的普惠增长模式。

美国马里兰大学助理教授阿尔伯特·罗西(Alberto Rossi)提及,智能投顾能够帮助用户更稳健的配置资产,尤其是对投资经验少、现金持有比例高、频繁买卖的用户而言更是如此。智能投顾让投资更普惠。

三问:数据是谁的?谁是真正的受益者?

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让·梯若尔(Jean Tirole)表示,我们如何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不遏制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的向前?“我们想倒掉洗澡水,但别把宝宝也泼出去了。”

19世纪末,当电话刚在美国推出和普及时,《纽约时报》曾刊登评论指出:“电话不仅会收录两端的声音,甚至会将其路线经过之处的声音都收录下来,因此当千万条电话线从居民屋顶经过,所有秘密都将公之于众,惟有沉默才是安全的。”这类关于电话的设想或许在现在看来有点可笑,但是在当时民众对电话技术并不够了解的时期,这类忧虑是有广泛共鸣的。

四问:数字技术会让更多的人失业,还是会让工作时间更短?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Sir Christopher Pissarides)表示,并没有证据证明技术会带来失业率的提高。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确实会促进就业的结构性转变。1980年以来的就业数据显示,就业逐渐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

五问:谁是平台经济的受益者,是所有参与者还是少数平台公司?

皮萨里德斯称,数字平台是对分散市场匹配技术的改进,它具有提高所有市场参与者效率的潜力。互联网和平台经济能够有效打破制约成熟市场发展的阻碍。在中国,没有互联网,农民只能进城打工才能提高收入,互联网让他们在家乡也可能获得同样的发展机会。

针对平台经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理查德·霍尔登(Richard Holden)认为,大型平台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网络效应,这种竞争优势很难从无到有建立,但是已有平台的地位也很脆弱。赢者无眠成为常态,平台必须时刻创新和更好的服务用户,才能保持竞争优势。

六问:治理机制要如何改变,才能适应数字时代?

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本特·霍姆斯特罗姆(Bengt Holmström)称,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我们的经济发展机制,也会改变我们制定政策的方式。

七问:金融服务在越来越平民化的同时,会不会引发更多的风险?

霍姆斯特罗姆提及,数字经济时代,信息是一种新的抵押品。有了数字平台上收集的信息,小额借款人获得信贷不需要抵押品,因为出借人比借款人更了解他的信誉。在这方面,平台模式更接近于西方信用卡的基础模式,同时因为它基于数字识别,并包含大量数据,所以比信用卡便宜得多,也不容易被欺诈。

八问:数字时代全球化会走回头路吗?

斯宾塞认为:“让我感到兴奋的是中国的数字经济增长范式能够启发其他国家,开发巨大的国内市场就能带来巨大的增长机会。”

他称,在此基础上我们不难想象,只需要一点点的国际合作,这种发展模式就能推广到全世界。各国小微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中或将成为下一个增长引擎,这才是最激动人心的事。

九问:人工智能该不该有道德观?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Sargent)称,说到底,机器并不是自己在学习,它们学的,都是人类输入的数据,是人类在告诉机器要学习什么。因此,我们人类在给机器提供数据的时候,要努力去除掉一些偏见。

十问:大算力和大数据,一定会让我们离真相更近吗?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拉尔斯·彼得·汉森(Lars Peter Hansen)认为,数字经济时代,丰富的数据确实为经济学分析提供了更多的素材,但是实证分析本身的价值却非常有限。对于实际发生什么和可能发生什么,理论模型却能帮助我们做不同情形和不同政策下的比较。因此纯数据驱动具备一定的局限性,模型能让人们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做更好的决策。

萨金特认为,大数据和大算力提升了抽象信息理论的价值,它们的高速发展对处理信息的方法论提出了更高要求。更优的信息估计技术、算法博弈论、多元时间序列算法和数据模拟技术等都可以在大数据时代散发光彩。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新时代:加速培育北京特色新生产力——《北京市加快建设信息软件产业创新发展高地行动方案》政策解读

2024年4月19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发布了《北京市加快建设信息软件产业创新发展高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旨在加速北京市信息软件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以抢占全球数字经济的制高点。在全球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逐步成熟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面对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竞争,如何进一步提升本地信息软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行动方案》的出台,基于对当前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准确判断和北京市自身产业发展需求的深入分析,旨在通过政策的实施,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最终目标是建设成为全球信息软件产业的创新发展高地。

昨天 01:39

以人工智能应对“少子化”困境

在少子化与人工智能并存的时代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否突破少子化的困境?

04-10 21:54

数字经济赋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上海国际数字茶博会即将开幕

此次2024上海国际数字茶博会以“数联茶博、城势起浪、融创未来”为主题,将致力于用大文化连接新消费。

04-08 14:44

数据训练基建:驱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升级

2024年3月30日,2024北京AI原生产业创新大会暨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成果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办,会上,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3000P智能算力投入使用,北京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启用,发布100个人工智能大模型高质量数据集,数据总量逾150PB,覆盖多模态语料,涉及20个领域应用场景

04-02 00:45

博鳌数字经济论坛闭幕 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的关键动力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的召开,数字经济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焦点。

03-30 16:22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