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过半,沪深港三地资本市场IPO表现如何?科创板将给IPO带来哪些影响?
7月2日,普华永道发布了上半年IPO市场主要数据。上半年A股共有64只新股上市,比去年同期上涨2%,筹资金额为604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35%。
普华永道预测,科创板和注册制将推动下半年IPO市场活跃,预计全年A股多层级资本市场获得IPO企业超过200家,全年融资规模将超过1800亿元人民币,科创板上市企业有望接近百家。
上半年IPO筹资额下降
上半年64宗IPO中,上海主板IPO共27宗,融资金额达33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49%;深圳中小企业板IPO共计12宗,融资金额113亿元人民币,较上升9%;深圳创业板IPO共计25宗,融资金额16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下降12%。
上市企业以工业产品、消费品及服务、信息科技及电讯行业为主。上半年A股融资额最大的IPO为宝丰能源,融资额超过80亿元人民币。
上半年A股市场迎来了紫金银行、青岛银行、西安银行以及青农商行4家银行,上市银行数量超过去年全年,并创下自2017年以来的新高。随着今年银行上市的快速推进,A股上市银行队伍有望持续扩充。
普华永道分析,上半年IPO减少的原因在于,监管机构一直寻求提高内地市场的稳定性,而部分企业将上市计划更改至科创板,加上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三个市场的新股平均融资规模均缩减,导致上半年新股融资总额减少。
香港市场方面,上半年共有84家企业首发上市,比去年同期减少22%,集资金额达到698亿港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5%。
其中主板表现强劲,共有68宗IPO,集资金额达到694亿港元,比去年同期数量增加了42%,集资金额也增加了44%。GEM板共有6宗IPO,集资金额为4亿港元,和去年同期相比,数量减少了88%,集资金额减少了88%。新上市的公司主要来自工业和零售、消费品和服务业。
不过普华永道预计,2019年香港IPO市场总集资金额将超过去年,预计全年可达2500亿~3000亿港元。香港将继续巩固其亚洲地区最主要的首次上市集资中心的地位。
普华永道资本市场服务合伙人黄金钱认为,港股发行有集中于下半年的传统,目前有约200家企业排队申请IPO,预计下半年将有两家重磅IPO。虽然上半年上海、深圳、香港三地IPO融资金额不足美国纳斯达克和纽约证监交易所总融资额的一半,但从全年来看,中美两国IPO融资金额依然会持平。
今年科创板上市企业有望接近百家
今年,内地资本市场迎来了全新的科创板。
截至6月27日,共有141家企业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从区域看,申请企业最多的是北京、江苏、上海、广东和浙江。其中仅长三角地区的上海(21家)、江苏(22家)、浙江(13家)申请企业数量就达到56家,接近申请企业的半数。
普华永道中国审计部合伙人杨方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长三角地区申请企业密集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科创板是在上海推出的板块;另一方面,科创板对企业的科技属性有一定要求,这也说明很多硬核科技企业集中在长三角,比如生物科技领域的企业。
目前,科创板前三只股票发行上市安排已出炉。普华永道预计,全年科创板上市企业有望接近百家。
普华永道中国综合事业服务部合伙人孙进认为,科创板对中国资本市场影响是积极正向的,其引进的估值概念会引导市场资金向优质股票聚集,鼓励关键技术创新并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同时注册制将有利于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科创板、沪伦通等举措都是我国资本市场走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开放的重要步骤,有利于推动A股市场国际化。
本次年报披露期间,479家科创板公司在评估2024年度行动方案同时发布2025年度行动方案,板块覆盖面超八成;头部公司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科创50、科创100成份股公司全部披露了行动方案。
年内多只首发价格不足10元的新股,上市首日收获了超300%的涨幅。
“科创板八条”后百单产业并购发布,助力企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将临时提案股东持股比例由3%降低至1%,并规定公司不得提高提出临时提案股东的持股比例,为中小股东提案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IPO市场的全面恢复需待市场承受力、企业质量、资金面三方条件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