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刚好过半,下半年经济向何处去成为2019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的重要议题。
在主题为“下半年中国经济前瞻”的圆桌论坛上,经济学家们首先对今年全年GDP进行了预测,汇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麦格理集团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胡伟俊、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不约而同给出6.2%,偏乐观的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是6.4%。
对于下半年的政策调整,屈宏斌认为宽松政策方面,短期内有必要也有空间再加大些力度。更重要的是定向信贷宽松的政策,这次政策目标定在民营经济、中小企业,这些都是一种改善,但是到目前为止效果并不明显,信贷款的结构方面并没有明显的看到民营企业贷款的增加,更令人担心的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看到民营企业由于减税降费、政策态度的支持、定向宽松而出现的回升,而且同比还在下降,定向宽松支持民营企业的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显现。
“政策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加码。”他说。
“今年下半年政府面临的不确定性还是比较大的,”陆挺表示,当务之急是要找到一条提高国内回报率的办法,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效率、财政纪律。
程实认为,宏观调控政策细节要适应中国复杂的经济局面,复杂的维度一是短期在“滞”的同时又面临“胀”的压力,二是减速和增质的并行。在复杂的局面下政策搭配的方向细节还是很明确的,财政政策更多聚焦于经济增长的脱底,防止经济的减速不至于失速;货币政策的方向是保持短期“胀”的压力不至于转化为更大的风险。“在减速增质的过程中,滞和胀都有压力的情况下,如何用好财政、货币、结构性政策整体的实现调控目标的最优化,我觉得这是个艺术,打好这个牌很重要。”他说。
对于下半年有潜力的增长点,屈宏斌认为短期如果压力加大,基建最有可能成为短期内快速上升的量。但长期来看,最有潜力的还在于民营企业,这需要银行转变现有的“典当行”式的经营模式,以企业的现金流、未来的增长潜力为信用发放贷款,在融资难、融资贵、市场准入及政策方面如果有边际上的改善,会找到新的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
陆挺认为,推动以中心城市为带动的中国城市群的发展是很重要但也被小看,“中国投资回报率下滑的原因是,很多投资分散到很多三、四线城市,资源的配置效率比较低。如果我们能把发展重心回到中心城市、回到城市群,做基建和地产的空间就增加,我不认为基建和房地产过剩。”
程实看到的是股市的机会,认为中国真正进入资本市场长周期繁荣的宏观环境,即减速增质期,从全球“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来看的话,中国经济的减速增质带来中国资本市场“前所未有史诗级的新机会”。
“更具体来讲,是代表中国经济增长十年、二十年增长的产业方向,我们要推荐的是两个:一是中国硬核科技的崛起;二是中国消费的重心下沉,正在从一线城市向低线城市转移,从高端产品向中低端产品转移,代表中国经济和中国投资的大方向。”程实进一步表示。
花长春对下半年的看法比较乐观,国际上新兴市场更受欢迎,国内在中美贸易谈判乐观之下,消费者的信心对于下半年的消费有比较好的支撑,此外硬核技术的自主可控,这将是未来十年的话题。
建议投资者不宜对短期行情过度反应,中美贸易可能只是影响国内A股的因素之一,要把握好投资收益与市场风险之间的风险收益比。
无论货币政策规则还是财政政策规则,目前对“GDP量”的权重都超过了对“价”的权重,价格的权重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企业储蓄中大量来自国有企业,而这部分资产收益并未直接用于消费。若能将一部分国有股权划归社保基金,尤其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将国有股权资产收益用于支出,便可将“不能消费”的资产转化为“可以消费”的资源。”
宣昌能重点介绍了面对当前全球不确定性上升的挑战,中国人民银行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势头。
特朗普关税新政4月2日落地 全球市场面临冲击;美国通胀仍有压力 消费者信心骤降 经济隐患初现;美国银行股延续跌势 经济忧虑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