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7月12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2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7705亿元。
初步统计,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3.2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18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02万亿元,同比多增1.26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97亿元,同比多增222亿元;委托贷款减少4933亿元,同比少减3070亿元;信托贷款增加928亿元,同比多增2815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89亿元,同比少减2327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46万亿元,同比多4382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净融资1.19万亿元,同比多8258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205亿元,同比少1306亿元。
从结构看,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75.8%,同比低11.4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占比0.1%,同比高0.2个百分点;委托贷款占比-3.7%,同比高4.3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占比0.7%,同比高2.6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占比-0.3%,同比高2.4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占比11%,同比高0.8个百分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占比9%,同比高5.4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比0.9%,同比低1.6个百分点。
国内过剩的建材产能,在澳洲、中东等地,却恰好成了“香饽饽”。
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本轮融资由洪泰基金、国中资本、清控金信和茅台基金联合投资。
自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下调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
自5月8日起,隔夜、7天、1个月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分别调整为2.25%、2.4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