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三年估值增长100亿,巨人网络痴迷追求Playtika

第一财经 2019-07-17 19:23:17

作者:王海    责编:宁佳彦

Alpha主要收入来源还是Playtika 2010年制作并推出的一款社交休闲类网络游戏《Slotomania》。近年来,《Slotomania》收入占Alpha营业收入的比例均超过 40%。

围绕一桩收购,巨人网络已经走了近三年时间。

7月16日晚间,巨人网络(002558.SZ)公告称,对Alpha的重组方案进行调整。与此前相比,这一次交易方案的最大变化在于由100%收购变更为收购42.30%,支付方式由发行股份变更为现金收购。Alpha是为收购Playtika而成立的持股平台,用于承接Playtika的股权,其核心经营性资产为Playtika。

随着评估基准日的推移,用收益法评估Alpha估值从306.59亿元先是到了324.16亿元,再到了336.51亿元;对应增值率从1,531.01%,降到594.74%,再到如今的468.24%。虽然增长率一直在下降,但估值一直都是上升的。

此次重组方案调整后Alpha的估值预估区间为405亿元~425亿元,若要完成此次交易,巨人网络将需要付出超过170亿元现金。巨人网络最新财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公司的货币现金为50.34亿元。

虽然估值不断上升,但Alpha仍面临产品类型单一的风险。

从最新预案来看,Alpha主要收入来源还是Playtika 2010年制作并推出的一款社交休闲类网络游戏《Slotomania》。近年来,《Slotomania》收入占Alpha营业收入的比例均超过 40%。

此外,该收购还属于关联方交易。例如,弘毅创领系巨人网络持股 5%以上的股东;重庆拨萃、上海准基系巨人网络控股股东巨人投资的一致行动人。

笔者认为,除了关联交易,巨人网络自身业务表现不佳也是推动其进行重组的动因。

对于公司主业游戏业务(包括移动端、电脑端、社区工具等),巨人网络2016年~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23.18亿元、25.86亿元、26.46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1.57%、2.32%;毛利分别为19.07亿元、20.94亿元、22.04亿元,同比上年增长9.80%、5.25%。营业收入、毛利均呈现增长乏力态势。

事实上,巨人网络就是靠着“征途”打下的江山,从2005年推出征途,到2010年推出《征途2》,还能支撑到如今着实不易。2015年下半年推出的《球球大作战》。巨人网络在一份对公司2017年年报问询函的回复公告中表示,球球大作战、征途系列占游戏相关收入的比例为73%。

2017年,巨人网络主要游戏预计生命周期、运营模式、合作方、营业收入及占比情况如下:

近年来,为了能够研发出新的游戏,公司加大对研发的投入。2016年~2018年,公司的研发支出分别为5亿元、6.29亿元、7.8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1.50%、21.63%、20.85%。

在研发带动下,公司推出新游戏《月圆之夜》、《光荣使命》等,但效果待定。

除了游戏,巨人网络还曾涉足互联网金融。

2017年11月,巨人网络全资控股孙公司巨加网络以5.2亿元受让旺金金融30.5263%股权,并获得其表决权委托后51%的控制权。此次收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巨人网络2017年年报的报表合并—互联网金融业务收入3.13亿元,占巨人网络总营收29.06亿元的10.78%,并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3亿元,以及产生了4.83亿元的商誉。

然而,互联网金融风云变幻,借贷平台备案登记晚于预期,尚未明确时间表,发展面临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

2018年12月29日,巨人网络公告,决定作价4.79亿元转让巨加网络51%股权给上海兰翔。交易后,巨加网络将不再纳入巨人网络合并范围。巨加网络为巨人网络的二级全资子公司,主要持有深圳旺金金融51%的表决权。

笔者认为,在进军互联网金融一年即退出之后,巨人网络仍执着于收购产品类型单一的Alpha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游戏业务业绩放缓的困局。唯有加强研发,生产出爆款游戏,再与腾讯、苹果等渠道商加强合作,方能解决游戏业务的稳定增长。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美股二季报成绩单来了!企业盈利增长超预期,多数集中在这两大板块

美股的定价基于一个近乎完美的世界,而实际情况并不完美。

112 08-21 13:35

美联储降息预期吸引资金回流,但估值风险将影响美股涨势?

近期大盘权重股重新主导美股市场。

200 08-17 12:06

美欧贸易协定推高欧股期货与欧元,欧洲市场“舒缓式反弹”能持续多久?

不确定性结束,将为欧股带来舒缓式反弹,汽车、能源、奢侈品等行业将成为最大受益者。但随着细节和行业关税谈判持续,欧股未来几周料将波动。

116 07-28 12:54

《向“新”提质 第一财经•科创板六周年全景报告》发布(附链接)

六年来,589家公司上市,首发募资和再融资募资合计超1.1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不断上升,六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超7000亿元;产业链的示范效应和集聚效应不断扩大,苏沪粤上市公司数量稳居前三;二级市场整体估值在近两年多来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股价出现分化;并购重组一年新增110余单,金额超1400亿;指数化投资步入“快车道”,ETF规模超2500亿元;六年累计分红1768亿元,机构持仓占比超六成。

科创板六周年
4235 07-22 22:10

上半年印度IPO市场失速,下半年能否重拾动力?

分析师预计,进入下半年后,印度新股上市将重拾动力并加速,但上市企业估值预计将逐渐正常化。

48 06-20 14:38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