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上周发布了最新的智能手机iPhone11系列,因缺乏5G功能备受争议。一些观点认为苹果输在了5G的起跑线上,不过也有观点认为5G手机应用仍十分有限,苹果完全有理由等到时机成熟时再推5G新机。
研究显示,因智能手机缺乏创新,市场日渐趋于饱和,消费者换机周期变长,5G可能会让这种现象有所改观,但也不能过分乐观。
根据研究机构IDC数据预测,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下滑2.2%至13.7亿部。IDC追踪全球移动设备的副总裁RyanReith表示,5G的普及会慢于4G,原因是5G智能手机渗透率低。
不过报告指出,5G将会率先令自动驾驶、物流、远程医疗、智慧城市、工业4.0等行业企业受益。
5G作为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一个高宽带的连接技术,将成为工业互联网的引擎,带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工业行业已经开始积极拥抱5G。上周在温州举行的首届“国际工业与能源物联网创新发展大会”上,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道,随着5G技术的应用,物联网传感产业将迎来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5G还将极大地赋能机器人制造领域。据统计,采用工业互联网的机器人能够帮助生产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8%至15%,使得生产成本降低8%至15%。
在5G环境下,机器人的应用潜力也正被源源不断地挖掘。以医疗机器人为例,目前通过5G网络传输的高清画面,专家已经能够远程操控手术器械,为患者实施帕金森“脑起搏器”的植入手术。
此外,通过5G通信技术、工业互联网和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将大幅度提升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完整性及吞吐量,极大地增强机器人智能化、柔性化和精准控制能力,提升机器人应用潜力,推动机器人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在谈到5G的落地应用时,西门子大中华区总裁兼CEO赫尔曼(LotharHerrmann)在上周举行的一场粤港澳大湾区论坛上表示:“在制造业中,5G能使我们以更高的速度和更大的带宽来开展业务,而我们也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5G对于电力、能源、智能制造等各行业来说都非常重要。”
赫尔曼认为,5G能加快流程运行,提高运营安全性。但这一技术的成本也相当高,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因此在思考5G环境下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政策制定者、投资者展现更多的智慧,否则可能在5G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是并未建立良好的客户基础。
在上海即将召开的工博会上,5G在工业应用上的成果也将集中展示。在工业互联网展区,英特尔、上海电气等多家国内外企业将通过场景应用展现未来趋势性技术和最新应用场景,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服务商将现场展示5G在工业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
项目包括柔性可穿戴设备驱动的老年多系统慢病监测预警与中西医协同应用研究、基于国产多模态大模型的老年人认知障碍测评干预机器人、基于智慧云平台的养老护理仿人机器人系统等。
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助力扩大消费行动方案,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穿戴、无人机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
6月制造业改善明显,利润由5月份下降4.1%转为增长1.4%。
立讯机器人总部基地项目在常熟开工;中国商飞董事长贺东风:将持续推进5G和人工智能在国产大飞机产业的应用;联通云实现AI全栈升级。
张平安强调,华为云不做机器人本体,把机器人本体交给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