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袁达在发布会上表示,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在增强供应能力、开展储备调节、保障基本民生等三个方面下大力气。
一是增强供应能力,重点是支持生猪养殖能力建设。针对制约生猪生产的粪污处理、规模化养殖等问题,上半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7亿元,支持畜牧大县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9月份,会同有关部门印发通知,2020年拟先行选择100个生猪存栏量10万头以上的非畜牧大县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同时对2020年底前新建、改扩建种猪场、规模猪场(户)和禁养区内规模养猪场(户)异地重建等给予适当补助;近期,拟先行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3亿元,对符合条件的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和种猪场给予补助。
二是开展储备调节。会同有关部门,于9月中下旬组织实施了三次共计3万吨中央储备冻猪肉投放,一些地方也陆续投放地方储备冻猪肉,有效稳定了市场情绪,促进了猪肉供应的基本稳定。
三是保障基本民生。年初至今,各地已累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约55亿元,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食品价格上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
袁达表示,针对猪肉价格明显上涨和物价运行的新形势新变化,将进一步加强价格监测预测预警,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品种,特别是猪肉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变化的监测预警频次;明年将继续安排中央投资支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并对符合条件的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和种猪场给予补助;指导各地认真执行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和重点群体基本生活;并根据需要及时采取相应调控措施,促进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两重”建设聚焦发展急需、常规手段解决不了、多年想办而未能办、需要中央层面推动的大事要事,重点投向科技自立自强、城乡融合发展、能源资源安全等方面。
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将繁荣群众性赛事活动、深化文体旅融合等纳入相关规划和政策,提升赛事吸引力与综合价值,努力实现“以赛兴文、以赛促旅”。
将协调有关方面,坚持更加注重持续性和均衡性原则,分领域制定落实到每个月、每一周的国补资金使用计划,保障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全年有序实施。
618促销等使得国补资金快速耗尽,地方暂停国补优惠,等待7月新一批中央额度下达
发改委表示,将建立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直达快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