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在上海纽约大学举办的中美贸易磋商机制学者研讨会上,与会中美专家讨论并发布了一份联合倡议,核心建议在于提出了“四个篮子”框架来对政策分歧进行分类,为中美两国提供了重新平衡未来两国经贸关系的新建议。
据悉,此份联合倡议签署人包括五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37位国际经贸和法学专家,分别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中美学者共识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对此表示,“中美两国学者仍然能够发表一份联合倡议,这件事本身就说明两国之间存在一个共同的基础。”
姚洋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发起倡议初衷是希望既保留国际贸易带来的好处,同时又给两个国家国内政策选择的空间。
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杰弗里•雷蒙(Jeffrey S. Lehman)表示,如果我们清楚、理性地认识到中美两国之间的差异,找到公正透明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确保两国人民均能享受到一个真正的全球经济所带来的金融、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收益,我们才能携手共进、迈向未来。
他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亦指出,虽然国家间的国内经济政策可能大不相同,但仍然可以进行许多贸易活动。
如前所述,这份联合倡议的核心在于提出了“四个篮子”的分类处理框架,其中,所有篮子中的问题都可以通过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来处理,但中美贸易中有些议题,可以先在WTO之外通过双边磋商来处理,然后再通过WTO规则允许的“灵活度”纳入WTO的框架内。而对于数字贸易等新领域,则需要发展新的WTO规则。
通过这一途径,双边贸易谈判代表可朝着“重新平衡”全球经济结构的方向迈进。
同时,联合倡议还表明,该倡议适用范围不局限于中美,而是对所有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都适用。它既与现存的WTO规则和体系保持一致,也允许存在分歧的两个国家在WTO规则涉及不到的领域达成双边协议,而无需WTO修改现有规则或体系。
近日,经批准,双方进一步确认了框架细节。中方将依法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申请。美方将相应取消对华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
“此次会议不仅是对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的切实巩固,也是落实6月5日两国元首战略共识的重要举措。”
既然达成了共识,双方都应遵守,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落实两国元首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通过沟通对话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
中美双方原则上就落实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共识以及日内瓦会谈共识达成了框架。双方将向各自国家领导人汇报此次会议情况以及原则上达成的措施框架。
双方应通过平等对话、互利合作解决经贸分歧,中方对经贸磋商是有诚意的,也是有原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