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29日在国新办新闻吹风会上透露,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将于近期印发。
《意见》从深化对外开放、加大投资促进力度、深化投资便利化改革、加大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力度等4个方面,提出了20条稳外资政策措施。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871家,实际使用外资683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折合美元1007.8亿美元,同比增长2.9%)。
王受文表示,这个成绩非常不错,规模稳住了,而且结构还得到了优化。一方面体现在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已经占整体利用外资的30%,增长速度达到35%。另一个结构优化的表现是5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的增长,今年1-9月同比增长了12.6%。
比如,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今年1月份开始施工,现在已经完工进入了试生产阶段。合肥的康明斯发动机项目、湛江的德国巴斯夫项目、宁波的瑞士英力士化工项目,这些大的项目到中国来充分反映了外国投资者对中国长期投资的信心。
王受文强调,中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稳定的、透明的、可预期的外资法律法规政策环境,非常好的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还有丰富优质的劳动力供给,这些对外国投资者都是很有吸引力的。整体来说,对今年外资稳规模、调结构充满信心,对2020年吸引外资的前景也是乐观的。
对外开放是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打造更有吸引力的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是进一步扩大开放、利用好外资的重要举措。
《意见》明确,继续压减全国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清理取消未纳入负面清单的限制措施等。加快金融业开放进程,全面取消在华外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业务范围限制,落实好新修改的外资银行和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
王受文表示,不少外资企业都非常希望能够更多的参与我国标准化工作,同时外资企业的参与也是有助于提升我国标准的国际化水平。结合我们了解到外资企业的意愿,《意见》也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全面落实内外资企业公平参与我国标准化工作,进一步提出鼓励外资企业参与医疗器械、食品药品、信息化产品等标准制定工作,提高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修订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打造更有吸引力的营商环境。《意见》明确要求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和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完善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持续推进知识产权纠纷仲裁调解工作,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纠纷多样化解决机制。
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张志成在吹风会上表示,将压缩知识产权审查授权周期,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快保护”。他表示,要持续提高商标专利审查质量和效率,压减审查周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科学布局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完善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联动机制,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维权渠道。
“目前我国的发明专利审查周期保持在22.5个月左右,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5个月以内,审查效率处于国际第一梯队的水平。”张志成说。
推动一批知识产权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在安徽落地,不断健全知识产权法规制度和“全链条”工作机制,不断壮大知识产权强市、县域、园区队伍。
当美国宪政中原有的隐性政治默契被打破,民粹领袖、学术精英、技术寡头和进步州政府将互相角力。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冲撞愈演愈烈的当下,任何看似牢固的制度和联盟都可能在强烈政治动员下被快速改写。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局结合对外投资业务发展管理需要,修订《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中国对外投资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有成效,也存在提升空间,建议构建 “制度创新、数字赋能 、 风险防控” 的三位一体治理架构。
4月以来,10余家平台落实落细订单直采、外贸专区等8项举措,吸纳超3100家次外贸企业入驻,外贸专区销售额超11亿,直接采购约1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