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报告全文请点击右上“PDF查看”)
技术正在改变制造业行业,但智能制造的发展不仅仅只是智能化设备的引入,其更深层次的推动力是专业化再分工,在目前全球化发展遇阻的背景下,以数据技术为核心的专业化再分工将可能成为推动制造业发展最重要的动力。
为了探寻这种趋势背后的逻辑与发展趋势,壳牌(中国)有限公司(下称:壳牌)联合第一财经共同发布壳智汇报告(下称:报告)。报告从壳牌创新平台“壳智汇”入手,通过趋势研判与案例分析,让读者得以了解技术将如何改变制造业分工形式、重新定义行业,并最终推动效率提升,并从中找到适合自身的道路。
报告指出,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对制造业专业化分工带来了全新的改变,随之改变的是企业的决策和执行流程。技术进步导致制造业裂变为“制造服务”(决策)与“制造”(执行)两大模块,企业“制造服务”部分开始转向由外部供应商提供,而提供这种增值服务的外部供应商则通过数字技术整合全行业和跨行业的资源推动了自身服务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这种“内部管理流程外部化”与“外部服务平台化”共同构成了智能制造时代行业专业化分工的主要特征。
报告同时为制造业企业的提供了路径选择的思路,企业可以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选择更适合的接入智能化“制造服务”体系的道路,从而使报告具备更高的实用性。
数字化已经成为壳牌全球商务业务的战略重点。2018年壳牌推出了“壳智汇·智能润滑管家1.0(LubeMaster)”。2019年,壳牌对壳智汇原有线上平台和线下服务进行了全面升级,2020年壳牌正式推出壳智汇2.0——“壳智汇工业物联网 (IoT)智能解决方案”,这一基于云的物联网智能服务系统,可以帮助客户实现设备远程智能监控,预测性维护保养,提升设备效率和生产产能。这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基础。
“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工业品制造和提供商也正在寻求更多的增值服务业务,这些服务可以为其销售的产品提供更完善的售后支持,同时也为客户带来提升应用体验和生产效率的价值。”壳牌(中国)有限公司工业润滑油销售总经理宣小平博士指出,“制造企业全业务数据化在对制造系统数据采集和分析形成业务数据闭环的基础上,将有效支撑企业优化制造过程和经营管理决策,从而打造智慧企业,并为消费者、用户以及企业自身创造显著的增量价值。”
“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于制造业的改变不仅仅只是优化了生产制造流程,更重要的是,制造业的分工协作方式也随之出现了改变,制造业将裂变为制造服务与制造本身,这将是智能制造时代最为显著的特征。”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指出,“我们的报告希望通过对于‘壳智汇’这一新型商业模式的深入剖析,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智能转型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为如何建立起智能制造服务型的企业合作模式提供路径参考。”
(此文不代表第一财经观点,系出于传递商业资讯目的刊登。)
壳牌将LNG业务作为其增长战略的关键部分,公司预计到2040年,全球LNG需求量将增长约60%,每年达到6.3亿至7.18亿吨。
出于对美国经济的担忧,大型跨国企业在今年继续公布进一步裁员计划。
亚洲市场是壳牌天然气战略中的重要一块,而此次交易正是在淡马锡成立兰亭能源以满足亚洲日益增长的天然气需求、支持能源转型的十年后达成的。
“公司在中国的电动汽车充电业务还在继续发展。”壳牌(中国)方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