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业特别是光伏产业最近几年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随着技术的发展呈现了突飞猛进的态势。技术决定企业的发展,技术路线走偏会对产业和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那么光伏风电技术的下一站是哪里?光伏、储能、氢能、智慧能源网之间是什么关系?在近日举办的“云上会*中国经济论坛开局”专题系列直播中,知名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分别对未来技术进行了展望。
高纪凡
天合光能董事长
怎么能够让客户的成本更低,怎么能够让客户的产品价值更高,哪一个技术就是它的方向。光伏的技术从三个层面来讲,最低的层面指的是光伏组件相关的技术。毫无疑问,从2015年到2020年,基本是单晶电池组件替代多晶电池的过程,这一点大家已经基本上完成了。
另外从光伏系统来讲还有一个技术,是整个中国市场光伏发展的方向,就是智能跟踪支架和组件结合在一起,有更好的发电效力,更低成本的技术。由于跟踪支架在中国过去占比很低,因为原来的跟踪支架的性能长期可靠性不行,在美国、欧洲的渗透率已经达到50%—60%。
更高层面来讲,我们未来光伏行业的人不仅仅是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要建立电网友好型、客户更好感受型的新能源系统,必然要把光伏、储能、氢能、智慧的能源互联网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无碳的新能源体系,这是未来的方向。
要解决整个光伏发电的时间、空间和用能之间的不协同性、不对称性,储能技术和氢能技术就会成为一个关键。
高 玲
运达股份党委书记 董事长 总经理
我们认为十到二十年,智能电网将大力推广,智能电网及其智能成套设备、智能配电、控制系统等三大领域将迎来黄金发展时期。
李俊峰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研究员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
将来我们的新一代电力系统是靠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光来支撑,关键技术在于电力系统能否适应。因为风和光都是靠天吃饭的一种技术,在这种条件下,我们怎么有一个很强大的支持系统,支持这样的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发展,这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未来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融入这样一个大的电网系统之后它的安全如何保障?这是所有企业必须关注和研究,努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智慧能源网取决于两个方面的考量,一个是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要构建一个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它是发电、用电、储电和供电都是同时完成,可以有储能系统存在。同时还有一个东西,过去我们是“大一统”的,可能未来分布式的电力系统,也要在中间会起到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为高纪凡、高玲、李俊峰在“云上会*中国经济论坛开局”专题系列直播--“3060窗口期感知新能源行业的律动”上的发言节选)
制片编导:
吴 磊 许姗姗 周宝平
项目制作人:
傅 娆
当下,世界超过100万物种面临灭绝,关键生态系统承受着巨大压力,投资自然的紧迫性前所未有。6月25日,在2025年新领军者年会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盛会上,第一财经· 中国经济论坛第14度携手世界经济论坛举办电视专场论坛,以“自然受益型经济:10万亿美元的商业机遇”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的政策制定者、学术研究者、金融和企业届的资深专业嘉宾,齐聚一堂,共同寻找如何通过经济模式和金融手段的创新,有效形成驱动力,来激发出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潜力。
报告通过数据呈现中国的碳减排成效,回顾碳市场发展历程,并提出面临的挑战与相关建议。
首秀“芯”动旋转木马 官宣三大生态圈重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