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孙正义“接班人”接连离职 软银全球扩张步伐放缓

第一财经 2022-01-30 15:16:17

作者:钱童心    责编:宁佳彦

孙正义曾大力主张“不拘一格降人才”,甚至设计调整薪酬结构,让高管拥有更多收入。不过这种向高级管理层支付巨额薪酬的做法受到投资者的反对。

日本软银集团近期人士震荡不断。软银首席运营官马切洛·克劳尔(Marcelo Claure)近日宣布离职。克劳尔作为软银最重要的决策者之一,他的离职也让孙正义的投资帝国未来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高管薪酬之争

软银和克劳尔都没有公布其离职原因,但传闻称克劳尔的离职是在与孙正义就薪酬问题发生争执后发生的。第一财经记者向克劳尔发送邮件求证,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克劳尔此前已经是软银薪酬排名第二高的高管。《财富》数据显示,他在2020年获得了1700万美元的收入。

在截至2021年3月的财年中,软银集团报告了460亿美元的利润,创下了有史以来最高年度利润。据媒体报道,克劳尔要求获得2.17%的利润份额,约合10亿美元。软银方面没有对此予以回应。

克劳尔对软银的贡献在去年WeWork上市时被放大。他在挽救软银愿景基金对WeWork的部分投资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WeWork曾一度陷入财务困境并中止IPO,不过该公司去年通过SPAC登陆美股市场。

软银目前已经任命克劳尔的副手、法国前电信业高管米歇尔·库姆斯(Michel Combes)为软银国际首席执行官。

孙正义曾大力主张“不拘一格降人才”,甚至设计调整薪酬结构,让高管拥有更多收入。不过这种向高级管理层支付巨额薪酬的做法受到投资者的反对。

克劳尔曾被认为是孙正义接班人的有力争夺者,另一位可能的候选人是软银愿景基金负责人拉吉夫·米斯拉(Rajeev Misra)。

克劳尔的离职并非个案。去年,另一位被视为孙正义可能的接班人——软银首席战略官佐护(Katsunori Sago)也已经离职。

此外,负责软银愿景基金Vision Fund的高管Deep Nishar和Jeff Housenbold也分别离职,后者出于薪酬原因离开。

海外投资缩编

克劳尔的离职正处于软银扩张日本团队之际。软银集团本月早些时候计划扩大其“愿景基金”的日本投资团队,增加员工并加大交易撮合力度,以改变过去10年在本土市场投资不足的局面。

目前软银的大部分投资都是在海外,尤其是在美国和中国。软银现有的投资组合中,美国占42%,欧洲占28%,中国占15%。迄今为止投资的日本企业只有个位数。

孙正义在2019年曾表示,日本缺少投资的机会,并称日本在发展人工智能的竞争中已经落后。他说:“不幸的是,日本国内基本上没有可以称为全球一流’独角兽’的公司。”

然而,这种情况正在改变。由松井健太郎(Kentaro Matsui)领导的日本愿景基金团队正在积极招聘。松井健太郎表示:“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为高增长的科技公司提供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机会。日本正在成为一个技术创新中心,特别是在生物技术和前沿技术等领域,这些领域将推动现代经济的增长。”

软银愿景去年对中国生物科技公司最大的投资发生在去年年末,软银领投了中国生物科技公司艾博生物高达3亿美元的C+轮融资,以帮助该公司加速mRNA疫苗产品的研发和临床。

如今软银投资向日本本土转移,也反映了海外科技投资市场的风险。软银在过去一年中疯狂抛售了上百亿美元的上市科技股,包括抛售对Meta(前Facebook)、微软、Netflix以及谷歌等公司持有的60亿美元的资产,并减持了Uber以及DoorDash持有的40亿美元资产。

去年,软银旗下的重要资产负面消息不断。如软银愿景基金投资的滴滴出行宣布在美国退市,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接受更严厉的反垄断审查等。

此外,软银将Arm出售给芯片巨头英伟达的计划也遭到监管机构的反对。上周有消息称,英伟达正准备放弃这项收购交易。英伟达对此予以否认。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风险投资机构,软银所拥有了“独角兽”数量仍然是全球排名前三的。根据胡润百富的《2021全球独角兽投资机构百强榜》,软银旗下上榜“独角兽”企业的数量达到146家,仅次于红杉(206家)和老虎基金(147家)。

但近期全球市场科技股经历的一轮暴跌让投资人的情绪受到重创。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今年迄今已下跌超过15%。一些高增长科技公司的投资者正在退缩,他们担心科技股繁荣可能不会持续太久,这也使得一些初创公司的估值面临下调压力。

这意味着软银投资的很多“独角兽”企业可能面临估值下调以及难以上市的风险。“后期融资的企业将会面临更大的定价下行的压力。”一位专注于科技公司投资的市场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我们会看到很多企业估值缩水,甚至难以完成后期阶段的融资。”

风投Hoxton Ventures合伙人Hussein Kanji认为,随着流动性条件开始收紧,一些私营科技公司可能会暂停IPO的计划,而特殊目的收购SPAC交易则会处于观望。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壹快评丨比鼓励创新更可贵的是宽容失败

成功的创新泽被世人,失败的创新也不无价值。后者就像一颗颗流星,尽管只闪耀一瞬,也见证了人类探索未知的努力。

昨天 19:54

高达560亿美元!马斯克宣布赢得薪酬方案投票

特斯拉股东预计将投票批准向该公司CEO埃隆·马斯克支付560亿美元的薪酬方案,同时允许将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法定总部迁至美国得克萨斯州。

06-13 13:04

马斯克:两项股东决议获通过

马斯克的薪酬、特斯拉总部迁至得克萨斯州)均获得股东投票通过。

06-13 12:13

近20年来首次下滑,A股公司高管最高年薪平均值去年同比下降3.27%

谁是2023上市公司“薪酬王” ?

05-28 19:03

受益于AI投资热潮 软银2023财年净亏损收窄丨从华尔街到陆家嘴

日本科技投资机构 软银集团公布最新财报显示,该公司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盈利。具体看,受益于人工智能投资热潮,软银截至3月底的第四季度净利润为2311亿日元(约15亿美元),去年同期亏损576亿日元。从全年情况上看,软银2023财年净亏损收窄至2276亿日元,同比减少76.5%,好于市场预估的亏损2831亿日元。软银的旗舰投资部门愿景基金在上年亏损4.3万亿日元后扭亏为盈,2023财年利润为1282亿日元。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已从曾经热衷的风险投资逐渐转向半导体和人工智能领域。

05-14 09:48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