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晚间,上交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公告称,将于11月4日发布科创成长指数等3条新指数,并将于12月12日实施上证180红利指数等32条指数编制方案的修订版。
根据上证科创板成长指数(简称“科创成长指数”)编制方案,该指数是从科创板上市公司中,选取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等业绩指标增长率较高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科创板具有高成长特征的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样本证券2022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86.7%、137.3%;研发投入金额达97.3亿元,同比增长118.6%,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8.1%;行业分布集中在电力设备、半导体、机械制造和医疗行业;20只样本过去一年日均市值高于200亿元,权重合计达70.6%,其中有大全能源、晶科能源等千亿市值龙头股在列。
上交所称,科创成长指数定位清晰,以短、中期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增速为选股标准,突出成份股的成长能力,与科创50指数的定位形成互补,有效拓宽了科创板指数体系覆盖范围。
上交所还在13日发布消息称,对上证180红利指数等16条指数、中证红利指数等16条指数进行了修订。上述32条指数编制方案的修订将于12月12日实施。
这些指数主要包括:上证180红利指数、上证380红利指数、上证能源红利指数等11条行业红利指数、上证国企红利、民企红利和央企红利指数,以及中证红利指数、中证能源红利指数等10条行业红利指数、沪深300红利和中证500红利指数、中证国企红利、民企红利和央企红利指数。
上交所称,修订后的红利系列指数可投资性和高分红属性进一步增强。一方面,提升了指数样本现金分红的可持续性考察要求,避免因股利支付率过高而透支持续分红能力的问题,将具有持续分红能力和意愿的公司纳入指数,从而提升分红的连续性;另一方面,细化了权重设置规则,对100亿元以下总市值的样本设置较低权重上限,在维持指数高股息率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指数的投资容量与流动性。
截至目前,境内市场红利指数型产品规模约400亿元,是境内跟踪规模最大的细分策略产品类型。其中,跟踪上证红利、中证红利指数的产品规模分列第一、第二位,二者合计占境内红利指数型产品规模约75%。
同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公告称,将于11月4日正式发布中证全球半导体产业指数和中证全球半导体材料设备指数。
半导体产业链掀涨停潮,超硬材料、卫星导航概念强劲补涨,医药、机器人、高铁板块表现活跃。
日方相关出口管制措施,将严重干扰企业间正常商业往来,损害两国企业利益。
半导体股多数下跌,阿里巴巴蔡崇信称开始看到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建设出现泡沫。特斯拉涨近2%,该公司中国官网“FSD”改为“智能辅助驾驶”。
沪硅产业并购重组获新进展,实现对二期300mm大硅片核心资产的全资控制,未来高端硅片的顺利扩产能否为沪硅产业带来可观利润?
亚德诺半导体发布财报,营收和净利润双降,这和此前公布的模拟芯片公司业绩类似,说明模拟芯片市场需求还未复苏。对于2025是否迎来复苏,业内观点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