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务部答一财:愿为推动国际旅游业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作出积极贡献

第一财经 2023-01-12 15:52:35

作者:高雅 ▪ 冯迪凡    责编:冯迪凡

长期以来,中国是全球最主要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和出境旅游客源国之一。

有分析称,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将在2023年加快复苏,中国的重新开放将给国际旅游业带来巨大收益。

对此,商务部发言人束珏婷在12日例行记者会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长期以来,中国是全球最主要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和出境旅游客源国之一,为国际旅游业创造了巨大的收益。1月8日中方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优化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相关平台数据显示,部分海外热门旅游目的地机票成交量显著上升,海外酒店预订量大幅增长,与此同时,入境旅游、探亲、商务的需求也在逐步释放。

束珏婷表示,我们愿与各方共同努力,为中外人员安全健康有序往来创造更好条件,为推动国际旅游业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作出积极贡献。

2022年以来中国旅行服务有所恢复

束珏婷表示,新冠疫情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旅游业造成了巨大冲击。2021年中国旅行服务进出口总额789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5%,仅为2019年同期的40.1%,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从2019年的36%下降至14.9%。

她表示,2022年以来中国旅行服务有所恢复,1-11月进出口总额7580.5亿元,同比增长8.2%。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2年底,全球国际旅游有望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65%。

2023年1月8日中方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如前所述,入境需求随之逐步释放。

此前,束珏婷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不少外资企业表示,已经开始制定集团高层访华日程,积极推动重启相关项目,并寻求新的投资机会。”

她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一如既往扩大外资市场准入,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加大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力度,为外商来华投资创造更多便利条件,努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共享中国开放发展机遇。”

她表示,近期,外资专班就新冠疫情防控“二十条”、“新十条”、实施“乙类乙管”等措施向有关外资企业和多家外国商协会开展了“一对一”走访了解。中国主动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受到了外资企业和在华外国商协会的普遍欢迎,表示优化措施“非常及时,令人振奋”,“解决了外籍人员来华的大难题”,使其“在华发展预期更加稳定”。

此前,中国美国商会主席华刚林(Colm Rafferty)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取消对入境旅客的隔离将为正常商务旅行的恢复扫清道路。

支持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

近日,商务部和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外经贸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下称“《通知》”),进一步支持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束珏婷表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是企业有需求。使用人民币开展跨境贸易投资,有助于外经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管理资金成本、实现稳健经营。近段时期以来,随着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大,企业使用人民币交易结算的意愿进一步增强,对跨境人民币投融资、风险管理等需求也明显上升。

二是工作有基础。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积极推动下,跨境人民币使用规模稳步提升。2022年,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7.92万亿元,同比增长37.3%,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6.76万亿元,同比增长16.6%。面对新形势新需求,无论是人民币在跨境贸易投资中的使用比重,还是企业对跨境人民币业务的获得感,都有较大提升空间。

她表示,《通知》在总结前期工作基础上,聚焦更好满足企业需求,提出九项针对性举措,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增加服务供给,支持银行积极创新跨境人民币金融产品,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结算和融资服务,更好满足对外贸易、投资和承包工程等多元化需求。

二是统筹多方资源,鼓励依托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境外经贸合作区等开放平台,发挥相关资金、基金以及出口信用保险等支持作用。

三是兼顾各类主体,鼓励对优质企业、首办户、中小微企业等因企施策,增强获得感。支持供应链核心企业等更好发挥带动作用。四是突出协作联动,指导各地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加强横向协作,推动市县区纵向联动,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束珏婷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人民银行抓好《通知》落实,指导地方和金融机构制订细化举措,做好政策精准滴灌;推动各地及时反映企业需求,金融机构持续完善产品服务供给,促进银企更好对接;多种形式开展政策宣介,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

她并表示:“此外,我们在近期调研中也发现,部分中小企业对跨境人民币业务了解有限、使用有限。针对这一情况,商务部、人民银行专门组织金融机构编写发布了《中小企业跨境人民币服务手册》,梳理跨境人民币主要政策,结合不同场景介绍相关业务及典型案例。欢迎企业通过商务部官网或微信公众号查询使用。”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