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乘联会消息,初步统计,3月1-31日,乘用车市场零售159.6万辆,同比持平,较上月增长17%。今年以来累计零售427.5万辆,同比下降13%;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195.5万辆,同比增长7%,较上月增长22%。今年以来累计批发502.1万辆,同比下降8%。
初步统计,3月1-31日,新能源车市场零售54.9万辆,同比增长5%,较上月增长27%。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31.9万辆,同比增长15%;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59.9万辆,同比增长32%,较上月增长21%。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48.3万辆,同比增长24%。
3月车市环境复杂,近期出口降速后的国际贸易转内销,农民工返乡就业,利好县乡级市场消费提振。生产消费内循环趋势加速也将成为内需增长的动力来源。
当前国内油价已回落至7元区间,价格水平已与10年前相当,配合此次燃油车降价,短期内燃油车份额降幅有望放缓。
前期新能源车连续两年多的暴增,碳酸锂等资源价格暴涨带来暴利,随之而来的上游资源和中游电池产业的投资力度很强。前几年锂矿的投资热带来的供给过剩和消费电子的剧烈萎缩,碳酸锂暴跌,有利于电池成本下降,促进新能源车盈利压力的改善,推动高能量密度和高技术的产品发展。
随着3月基数总体较低,新生产车型符合未来标准,经销商库存调整在加速,月末的市场应该稍有恢复,经销商进货谨慎的心态也会逐步修复,批发大幅负增长局面会明显改善。
亚马逊观察到某些品类的购买量有所增加,这可能表明人们为了应对任何潜在关税影响而提前囤货。
亚特兰大联储模型显示,一季度美国经济放缓压力明显好转。
消费电子概念股下挫,AI手机、苹果方向领跌;机器人、光伏、光刻机、新能源车、AI应用题材回调明显。农业、零售、电力逆势走强,智能物流概念股活跃。全市场超3100只个股下跌。
1-2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2462亿元,同比增长3.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269亿元,增长4.6%。
乘联分会:2月乘用车批零售销量出现了少有的“节后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