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塑料污染治理“再下一城”,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加速搭建

第一财经 2023-07-18 18:22:57 听新闻

作者:章轲    责编:杨志

塑料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产品设计、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处理、再生利用等诸多环节。

我国绿色再生塑料规范体系正在进一步健全,再生塑料有望实现可追溯,实现质量控制和可核验。

在今天(18日)下午召开的“2023绿色再生塑料供应链论坛新闻发布会”上,绿色再生塑料供应链联合工作组发布了贯穿整个产业链的绿色再生塑料产销监管链标准。

“我国是再生塑料大国但并非强国。”绿色再生塑料供应链联合工作组副主任侯聪介绍,目前,发达国家普遍拥有较完善的再生塑料应用规范体系及认证标识。我国由于本土相关标准缺失,造成再生塑料行业技术水平低、品控难度大,缺乏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以及难以开展流向监管等问题。

侯聪表示,塑料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产品设计、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处理、再生利用等诸多环节,应对塑料污染需建立完善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构建从产品设计生产、消费使用到末端回收处置的完整治理体系。

为解决行业难题和痛点,打通再生塑料上下游产业链,2020年6月,中国石化联合会和中国物资再生协会联合成立绿色再生塑料供应链联合工作组,携手上下游企业和行业探索再生塑料的合理再利用新模式,这也是国内首个为推动塑料循环经济而成立的产业链平台。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秘书长王永刚介绍,该平台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基于我国废塑料回收再生存在的现实问题,制定塑料制品易回收易再生设计和评价标准,规范引导塑料制品的设计转向易回收、易再生。

发布会上,绿色再生塑料供应链联合工作组办公室主任、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国际交流处处长满娟介绍,目前,联合工作组正加速搭建包含标准体系、认证体系和检测体系在内的,匹配绿色再生塑料供应链规范化运营的标准体系。

侯聪告诉记者,绿色再生塑料产销监管链标准对企业在塑料再生管理和生产过程提出了具体要求,涉及企业社会责任、过程控制、材料采购、销售、外包等各个环节。

“生产再生塑料产品如同做菜,不同的人、不同的材料做出来口味差别会很大。”侯聪解释说,绿色再生塑料产销监管链标准对再生塑料“做菜”的全过程进行监管追踪,从材料准备到端上餐桌的各个环节进行具体规定,保证产品的最终呈现。不仅要确定再生材料的成分,也要提升再生企业的管理水平。

云南科地塑胶有限公司西南农地膜回收处理中心,工人们正在处理残膜(资料图)。摄影/章轲

2020年1月,国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在解读意见时表示,随着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和新兴业态发展,塑料污染治理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塑料制品特别是一次性塑料用品消耗量持续上升;替代产品推广应用存在不足;新型治理模式培育不够;企业、公众参与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识有待加强。

该意见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环一批、规范一批”的思路,提出塑料污染治理分阶段的任务目标。要求推广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产品,培育形成塑料减量、绿色物流和循环利用新模式;规范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置。制定塑料制品绿色设计导则。完善再生塑料质量控制标准,规范再生塑料用途。

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2021年印发的《“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也明确要求,支持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项目建设,发布废塑料综合利用规范企业名单,引导相关项目向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等园区集聚,推动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规模化、规范化、清洁化发展。完善再生塑料有关标准,加快推广应用废塑料再生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鼓励塑料废弃物同级化、高附加值利用。

发布会上,软塑新生项目组专家周宛棣代表项目组建议,制定并实施塑料软包装绿色生态设计标准,提高塑料软包装的易回收和易再生性;开展废弃塑料软包装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探索可持续的商业化运行模式。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废弃塑料软包装回收利用试点。

第一财经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生态环境部已印发了《废塑料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在推进废塑料资源化利用方面要求,鼓励企业根据废塑料材质特性、混杂程度、洁净度、当地环境容量和产业结构等情况,选择适当的工艺,提高废塑料资源化利用率,减少填埋和焚烧量。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