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1.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3%;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支出分别同比下降14.3%、23.3%。
8月剔除留抵退税影响后公共财政收入降幅较上月扩大,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增速均持续下滑。经济疲弱、新一批减税降费政策陆续推出,均对财政收入形成拖累。税收收入分税种来看呈现以下特征:1)企业所得税降幅扩大是拖累税收增长的主要因素,四季度有望边际好转。2)地产行业相关税种边际改善,积极地产政策密集出台或将支撑后续房地产相关税收增速持续改善。3)扣除留抵退税因素的增值税收入同比增速小幅下降。4)个人所得税和国内消费税同比增速降幅收窄、但仍同比负增。5)出口环节税收同比降幅收窄,与8月出口金额同比降幅收窄相匹配。6)车辆购置税连续7个月边际回暖。
8月在财政支出进度有所加快,与收入端减税降费形成合力,推动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特别是:1)8月公共财政投向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增速高于去年同期也高于上月,财政对“稳就业”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强,同时也有8月洪涝天气使得财政直接拨款增加的影响。2)传统基建相关分项合计累计同比降幅收窄,一般公共财政对传统基建的支持力度边际回暖。
1-8月公共财政收支进度差有所收窄,后续财政支出仍有较大加速空间。今年1-8月公共财政收入完成进度快于疫情影响下的2022年,但相比历史年份仍然偏慢;公共财政支出完成进度为疫情以来最高的年份,但仍明显低于疫情前水平。以使用赤字/(预算赤字+调入资金)衡量的赤字使用率,今年1-8月为33.9%,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47.6%,后续加速赤字使用有较大空间。
8月土地出让收入增速下滑对政府性基金收支的拖累在加重。综合两本账来看,1 -8月我国广义财政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为4.35%,连续4个月下降;广义财政支出累计同比增速为-4.03%,降幅较上月有所收窄,是5月以来首次看到边际好转。1-8月广义财政收、支累计增速差为8.4%,较上月略降,广义财政对稳增长的支持力度有所加大。
往后看,预计财政政策将在推升中国经济持续回升中扮演“挑大梁”的作用。预计全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基本完成压力不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完成度或较去年略有好转,支出预算完成度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政府性基金收、支压力仍大,叠加推进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后续增量财政政策有出台必要性、迫切性。政策行相关准财政工具或为后续增量财政主要发力领域。
(钟正生为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除了尽快用好存量政策外,财政部已经表态将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
随着地方密集调整预算逐步明确下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计划,越来越多地方将发债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
由于重点项目具有一定投资规模,对投资的支撑性和对经济的带动性都比较强,因此这几年很多省份采取了早准备、早确定、早开工的做法。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和信心,持续的财政政策支持以及充分发挥市场自主力量带来的生命力,都是提振消费的重要方面。
专项债投向政府投资基金曾一度被禁止。随着去年底政策放开,北京成为首个发债投向当地政府引导基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