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题文章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IBIWS专题报道 · 三十而「励」|谭文松:科研转化与中国质量的“厚基勃发”

第一财经 2023-10-10 18:41:01 听新闻

责编:冯馨儿

谭文松:科研转化与中国质量的“厚基勃发”

1993年,上海将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成立“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联席会议”并下设“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吹响了推动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号角。

三十年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定位从重点发展产业到支柱产业,再到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从模仿到创新,从跟跑到比肩,砥砺前行,硕果累累;三十年潮奔潮涌,浦江巨变,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从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不足50亿元成长为近2000亿元、产业规模近9000亿元的新兴产业;三十年,上海持之以恒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一个“热带雨林”般的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正在加快成型。

如今,我们一同回顾这段“三十而励”的历程,回望一件件鲜活的往事、一段段跋涉的时光,再一同为正在奔赴的明天追问,是何以在大势中驰骋纵横,是何以在大潮中汇成上海。

1993年当谭文松博士毕业时,所从事的动物细胞培养领域正在遭遇着“至暗时刻”。靠着执著的坚持,以及上海市和国家一系列科技计划的立项资助,谭文松和他的团队最终成为了国内唯一从事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及其生物反应器工程科研教学的国家队,终于等来了生物医药行业爆发的春天,成为能够为行业发展大显身手的幸运儿。三十年来他带领着团队在动物细胞无血清高密度培养技术领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且走出了一条研究院与企业合体发挥“两栖”优势的成果转化新路径。他说,夯实基础,持之以恒,走长期主义之路,终有做成事的一天。

他还说,他要感谢时代,感谢上海,如果没有推他亲身进入产业一线,他一定做不成那么多服务产业的事,今天很可能还依然在象牙塔里面自娱自乐。

边缘技术,艰难立“基”

在生物制药领域,细胞培养基素有“生命的血液”之称,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研发和生产的各个环节。而谁曾想,现下对于创新药具有基石作用的“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曾有一段不被重视的往事。

1986年,国家"863"计划正式启动,生物技术被列为八大计划之首,成为我国高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也在这一年,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前身)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研究室(以下简称细胞室)应运而生。

细胞室围绕当时国家生物技术发展重点的疫苗领域开展了多项研究。鉴于我国乙肝形势的迫切性,乙肝疫苗的研究成为团队攻关的关键。而正当研究团队组织力量积极攻关时,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插曲出现了。1989年,经过多轮谈判,美国默沙东公司同意将全球领先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技术以底价700万美元转让给中国。进而,在北京和深圳两地,中国从默沙东引进了两条先进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生产线,并于1993年成功生产出第一批基于基因工程的高效乙肝疫苗。这是中美合作和民间友谊的一次标志性事件。当时的媒体评价道,“它至少让4000万中国儿童免受乙肝病毒的侵害,为国家节省了巨大的社会成本。”然而在客观上,也使本就处于摇篮之中的我国动物细胞表达系统及其大规模培养技术相关研究,几乎遭受灭顶之灾,让位于重组大肠杆菌和重组酵母一统天下。

恰于1993年,谭文松以“杂交瘤细胞悬浮培养技术及其气升式生物反应器研究”论文获工学博士学位,并正式留校入职细胞室。谭文松回忆那段差点“毕业就失业”的“至暗时刻”说,当时因为默沙东产线在中国的成功加上当时国际基因工程的研究趋势,所以很多的专家和官员认定动物细胞培养是一条没有前景的技术路线,费时、费钱、又费力。在动物细胞表达系统以及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研究者中,也弥漫着这样失败的情绪,尤其是连续缺席“八五”、“九五”两轮国家项目支持后,这种情绪到达了顶峰。谭文松说,“那时候所有人都在考虑是不是要转研究方向,甚至是转行。因为这个方向既没有政府的支持,产业也似乎还不需要。所以像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以及其他大学的一些细胞培养技术方面的团队,最后都自生自灭了。”

谭文松的团队也几次走到散伙的边缘,但最后得以活下来,谭文松介绍这要归功于两件事。首先自然离不开团队的坚持,在当时率先在国内开辟了具有鲜明工程化特色的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新方向。更为关键的是,得益于上海1993年开始重点发展现代生物医药产业的战略,谭文松“用化学工程基本原理研究和解决生物技术中的科学与工程问题”的设想,提出的“人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技术与临床应用课题”终于在1996年获得了上海市的立项支持,随后谭文松团队在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方向获得了一系列上海市和国家科技计划的资助,从而最后有幸能成为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领域唯一的国家队,成为该领域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中国代表团队。

科研转化,乘势而上

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产业的持续发展和药物的迭新换代,生物医药产业步入了大分子生物药的新阶段。面对国外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工业化应用的井喷式发展新形势,越来越多国内专家注意到了这一发展趋势。2002年,“863”计划顺应国际高新技术发展趋势,开始布局动物细胞表达系统及其大规模培养技术,到2003年相关课题被列入“863”计划之中,成为生物技术领域“新药创制与中药现代化”主题的重要内容。谭文松团队的坚持,终于等来了久违的春天。

而最为重要的是,2005年以后,随着一大批海归科学家带着技术和产品回国创业,使行业对细胞培养技术需求迎来井喷。到了2008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启动,激励本土药企纷纷开始进入大分子药物研发领域,启动该行业快速发展的引擎。谭文松团队作为国内最早建立且当时唯一的专门从事动物细胞大规模高密度培养技术研究的团队因而收获许多产业合作的机会。谭文松说,这是发展的10年,让我们得以在科研、产业化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调研时强调,上海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面对新的国家使命,谭文松团队积极响应上海市委、市政府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号召,以积淀近三十年的科研工作为基础向华东理工大学提交了《抗体疫苗生物制造关键技术服务平台及关键原材料和装备国产化基地一期》项目可行性方案,后经多轮遴选由市教委推荐给“大张江”(现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谭文松介绍说,“当时市里的评选标准很高,主要有三项:第一要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第二要在国内首屈一指,第三要能对全国某个产业或行业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我们正好这三条都符合。”

不出意料,谭文松团队获得了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资金重大项目2000万元的支持。但是当时这个项目被要求走出校园,真刀真枪到经济主战场去干。经过华东理工大学党委班子讨论决定,并报教育部批准,学校和谭文松团队共同出资正式成立公司,即上海倍谙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倍谙基),进行成果转化,并探索高校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2015年5月,上海科创22条”,即《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正式发布,明确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加大创新创业人才激励力度,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并持有企业股权。这无疑为谭文松和倍谙基的产业化探索提供了更进一步的制度性保障。

谭文松说,“就在前一年(2013年)过50岁生日的时候,我其实就有这样的构想,希望能够把我们的技术成果转化成为我们产业所需要的技术工艺跟产品。但真的没想到这个机会来的那么迅疾。”他说,这兴许是一种巧合,但也是自己博士毕业后走过两个10年坚持做“难且正确的事”积攒下来的收获,它还是一种个人命运、团队机遇和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发展步伐同频共振的结果。

同时,他还提到,做学术和做企业两者之间并非不可调和,从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来讲,仍然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前沿来做科学研究;而对于新成立的倍谙基来说,把研究成果转化到产业可以用的技术工艺和产品上去,推动产业的整体进步,本身也是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他还补充道,其实大量问题,并不产生在实验室,而是在具体产业化过程中,真实具体的产业环境就是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的“培养皿”。这也是他一直提倡做“工程科学家”的原因。

深耕产业,砥砺前行

正如谭文松所说,科研和产业化两者在目标上并不矛盾。2016年8月8日的解放日报头版,报道了谭文松和倍谙基“研究院与企业合体发挥‘两栖’优势”的文章,肯定了他在产业化模式上的探索。但对于个人来讲,谭文松肩上的担子确确实实更重了。

说起最初的创业阶段,谭文松讲“刚开始的时候确实很痛苦,因为原来在学校,主要做的就是科研和教学,科研经费来自政府科技计划以及团队和企业的合作,干的怎样一般都不会影响吃饭。但出去创业没钱的话那是真要饿死人的。”他讲到,曾经在倍谙基成立最初,有过一次账上只有666块钱的经历。那一个月他几乎都没怎么睡觉,后因身体不济求医,用了很长时间才调养过来。他说,“这种生死存亡的艰难时刻,是在学校做教授一辈子不可能遇到的经历。”

不仅于此,在学校做产学研合作可以只为有限的目标负责,而做企业帮客户解决遇到的问题就成为了天职。他举例说,“比如原来客户的细胞密度是一毫升1000万个,现在我们帮助他提升到一毫升2000万了。细胞量多了自然后面分离纯化的压力就大。但只要客户用你的工艺,你就有义务帮他解决后面的问题。如果你不解决后面的问题,他就会认为你的技术是不成功的。”谭文松说,据他观察,这往往就是许多企业与高校教授合作不太容易成功的原因,并不是教授的科研成果问题,而是要获得产业可应用成果的“最后一公里”其实还需要巨大的付出,并不是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既然这样千辛万苦,又为什么一定要“自找苦吃”呢?谭文松回答说,“这又回到了最根本的那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出发做这些事。它是不是自己喜欢的,是不是对国家有意义的。”他说,他的座右铭就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可能看起来有些直白,但切实是他三十年坚持的写照:既然自己选择了这条路,那就需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坚持长期主义,坚持做自己喜欢且有意义的事情,这样即使再苦再累再难也都坚持下去而绝不后悔

令谭文松感到欣慰和自豪的是,“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慢慢摸到了市场的脉搏,逐步学会如何适应市场需要,或者说如何引导市场发展。”目前,倍谙基已有多项关键技术工艺在重组蛋白和抗体药物、病毒疫苗等生物医药产业的工业化生产中获得成功应用,并自主研发近百款目录型无血清培养基,支持抗体、疫苗和细胞/基因治疗等生物医药产业80余个临床试验申报项目,提供细胞培养技术服务近百项,拥有诸多“全球首创”和“国内首个”的项目成果。例如,服务全球首创且已上市的基于MDCK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技术生产人/禽流感疫苗项目以及国内首个基于VERO细胞无血清培养技术生产的人用疫苗(III期临床试验)项目;开发国内发布的首款适用于CAR-T细胞、NK细胞高密度培养和维持的真正无血清培养基,也是国内首款用于细胞治疗的临床试验申报并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审核的国产培养基;国内首个License-out培养基配方给世界五百强公司等。

面对快速发展的业务规模和仍在不断膨胀的市场需求,寻址建设更大规模的、具更高水准的培养基生产线的问题,摆到了谭文松的面前。这时,许多外地政府也闻风而动,纷纷向倍谙基抛来橄榄枝。但谭文松一一婉拒,他说,团队最初困难的时候,是上海市给予的大力支持,保留了“革命火种”,而在他此后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上,都有上海政府提供的关键助力。更为关键的是,他说他非常看好上海市创新创业的环境与土壤,以及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最终于2019年底,谭文松选定了上海生物医药“1+5+X”特色园区中的金山园区(金海岸现代制药绿色承载区),2020年投建了10万升无血清培养基国产化制造的工业化生产线。2021年底,倍谙基年产粉体培养基5500万升、液体培养基25万升的II期培养基生产基地(即倍谙基全资子公司倍锦生物)顺利在金山投产启用,成为“张江研发+上海制造”的又一标杆案例。

质量“基”石,中国制造

一直以来,谭文松有个愿望,就是让中国的培养基获得国际认可。他说,长久以来,“进口”就是高品质的标志,尤其在生物医药领域中,进口试剂、进口耗材不仅占据着大量的市场份额,还占领着研发人员的心智高地。谭文松举了一个例子,“对于生物医药研发企业来说,如果用的是进口的试剂、进口的耗材培养细胞,最后如果细胞没养好,你可能会怀疑是自己哪个地方、哪个环节没做好;但如果使用的是国产培养基或者原材料,第一时间可能就会怀疑是不是产品培养基和原材料有问题。”他说,类似的事情他本人就曾经历过多次,关键还是要我们本土培养基产业整体发展起来,而且必须是高品质的发展。

“让大家从不敢用,到敢用,再到好用”这是谭文松坚持并努力的方向。为此他一手抓技术工艺的提升,另一手积极主动向国际标准靠拢。2016年,倍谙基率先在国内培养基制造领域引入国际权威的ISO 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并邀请英国标准协会进行现场审核认证。2017年,倍谙基顺利通过包含培养基组成设计开发、原材料质量控制、生产制造以及储存、运输等在内的ISO 13485:2016认证,成为国内首家获此认证的培养基制造企业。基于上述质量管理体系和GMP、MDSAP(医疗器械单一审核程序)多体系要求,倍谙基通过倍锦打造出一个规模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世界级培养基工厂,确保倍谙基的产品能同时达到中国、美国、欧洲产品注册申报等相关法规要求,使那些选用中国造培养基的创新药,也能够满足中美、中欧双报的要求。

(倍谙基生物科技总部和研发大楼)

谭文松介绍说,现在不仅是客户,在很多跨国公司同行眼中,倍谙基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对手以及国内合适的合作伙伴。能让这些国际巨头认可后来居上的中国同行,谭文松有些自豪,他说,“这让我发觉,原来我这个只会做学问的书生,也能在世界产业格局里比划几下,这确实能让人收获一些小小的得意。”

率先从中国走向国际,同时携手行业共同成长,这也是谭文松一直以来着力推进的工作。倍谙基主动接入并全面适应国际标准,为我国培养基行业标准化提升提供了有益的路径参考,也为制定首部培养基领域的团体标准,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2022年12月,基于前期与国内多家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关键原材料生产企业以及质量监管部门反复沟通研讨,由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组织协调,谭文松牵头制定的《细胞培养用无血清培养基(Class I)标准》和《人体细胞及组织培养用无血清培养基(Class II)标准》两部团体标准在上海正式发布,对于推动国产无血清培养基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并提高行业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

倍谙基还针对全球细胞培养基市场存在采购成本提高、供应链不稳定、技术支持缺乏等痛点,早在2016年就启动了培养基原料的国产化替代认证工作。前后花费5年多时间,建立了严选“1+2”原材料供应模式和严格的原料管控模式,即现在选用原料的99%都实现了同一种原材料同时拥有1个进口供应商和2个国内供应商,保障了产品的高品质稳定供应,带动了产业链整体质量的共同提升,也为确保我国生物药生产关键原材料的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供了助力。

回顾一路走来的30年职业生涯,谭文松说,他感到无比幸运。因为,最初他从来没有想到一个教授还能为产业做那么多的事情,感受到那么多不同于书生的精彩经历。他说,他感谢把他从象牙塔推进到产业一线的这个时代,也感谢提供这一环境和土壤的上海。

他说,“如果不是躬身入局,哪知会如此精彩。”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