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余永定:展望2024中国经济

2024-01-05 14:48:51 听新闻

作者:余永定 ▪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责编:高雅馨

尽管2023年我国经济增速超过5%,但有效需求不足和预期偏弱等问题仍然存在,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存在“温差”。

(本文作者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余永定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2023年,各界普遍预期我国经济可以实现5%左右的增速目标,经济运行中也不乏结构性亮点,但有效需求不足、预期偏弱等问题仍然突出,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出现“温差”。2023年三季度以来,房地产政策优化调整、增发1万亿国债等措施对信心有所提振,也使市场更加关注2024年我国经济能否实现更强的复苏。

回顾2023,展望2024,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

余永定主要观点如下:

一、2023年中国GDP增速超过5%已是定局。粗略推算,2024年中国GDP可以达到5%。考虑到2023年基数,这一增长目标是更货真价实的5%。

二、预计2024年最终消费和净出口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大概率将低于2023年,2024年是否能维持较高经济增速主要取决于资本形成。资本形成增速是否可以高于2023年,取决于基础设施的增速是否能够明显高于2023年。粗略估算,如果2024年最终消费增速低于2023年,为实现5%的GDP增速,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可能需要达到双位数。

三、基础设施投资不一定在短期内是有商业回报的,但应该是高效、高质的。在推出新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之前,政府必须从立项、融资、监理和验收等各个环节作通盘考虑。如果无法提供基础设施投资高效高质的制度和思想保证,那么其他也就无从谈起了。

四、“消费是收入的函数”的命题意味着,要增加居民消费需求就必须首先增加居民收入。如果居民消费的增长不能建立在收入持续增长以及对这种增长的稳定预期的基础之上,即便是政府发放补贴,居民仍可能把额外的收入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五、“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应该是:“广义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各类投资增长—收入增长—消费增长—收入增长—投资、消费增长—收入增长”的良性循环。除非出现某种难以预料的良性外部冲击(如某种重大技术突破),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需要以广义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启动。

六、中国偏高的储蓄率是否合理?我们无法通过横向比较准确判断一个国家的储蓄率是否合理,也没有一个严格的理论可以作为判定中国整体消费水平合理性的依据。应该说,只要是自愿,储蓄就是合理的。问题的关键是必须使储蓄得以转化为投资,唯其如此,居民才能增加资产,才能日后增加财产性收入。

七、我并不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严重泡沫,但认为中国房地产业的问题是资源错配问题。在充分吸取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房企化债方案,2024年中国应该能够稳定房地产市场。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危机应该不会在中国引发一场金融危机。但是在未来的相当一段时间房地产业应该会处于“休养生息”,“蓄势待发”的状态。

八、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关键应该是显著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国债发行规模,为广义基础设施投资提供充足资金。如果有足够的项目储备,财政赤字率提高到4%甚至5%都应该不是什么问题。货币政策有空间也有必要进一步放松,但应该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为先导,否则对总需求的刺激作用可能有限。低利息率可以为国债发行创造良好条件。

九、中国经济面临的不是“周期性问题还是结构性问题”这样一种“二选一”的问题,而是应该执行什么样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应该进行什么经济结构改革的问题。强调结构改革的重要性同强调制定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性并无矛盾。执行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实现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但结构改革毕竟不是宏观调控的工具,一般而言,结构改革的具体目标也不是为了实现某个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某项改革可以通过何种具体途径对宏观经济会产生何种影响要具体论证,不能一概而论。

十、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反映经济总体供求均衡的通货膨胀率要高于发达国家。就中国而言,维持3%-4%,甚至更高一点的通胀率应该是适当的。如果通胀率低于2%,中国的宏观当局应该毫不犹豫地执行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

 

(本文作者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余永定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