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从CES 2024看汽车,智能升级全面加速

2024-01-19 14:07:55

作者:中信证券研究部    责编:张健

▍车载芯片:头部供应商推动跨界融合,舱驾一体解决方案加速落地。我们推荐:1)智能化进展领先的主机厂;2)与头部芯片供应商紧密合作,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进展领先的域控供应商;3)激光雷达商业化进展顺利、市场份额领先的激光雷达供应商;4)车载显示头部供应商。

(李景涛为中信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

2024年1月9日-12日,2024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本次CES共有超过4000家展商参展,其中汽车相关动向我们梳理如下:1)AI芯片上,英伟达、高通等头部芯片供应商携手合作伙伴,持续推进舱驾一体方案的应用与落地;2)激光雷达上,各大供应商进一步探寻性能与成本之间的均衡,打造差异化的激光雷达产品,助力不同价格带车型构建高阶智能驾驶的感知能力;3)智能座舱上,奔驰、宝马、大众将生成式AI逐步应用于车端语音助手,并在车载显示产品端应用新的光路设计、材料。汽车智能化产业链公司料将持续收益。

电子电气架构集中化趋势下,跨域融合的产品形态逐步出现。例如在舱驾一体架构下,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的传感器数据能够更充分、更及时地实现复用,有望融合出更具创新性的应用。在2024年CES期间,英伟达、高通、英特尔等芯片供应商均宣布了其布局舱驾一体趋势的最新产品。英伟达宣布将基于算力2000 TOPS的Thor芯片为理想汽车下一代车型构建舱驾一体方案的算力底座;高通携手博世、畅行智驾、车联天下和镁佳科技等合作伙伴发布多款舱驾一体域控制器,均以单颗Snapdragon Ride Flex同时支持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功能;英特尔发布了AI增强型软件定义汽车SoC,该产品将使用PC级的CPU、GPU,致力于打造类似PC端的用户体验,目前已获得极氪定点;同时,英特尔还推出了开放式汽车芯粒平台,支持第三方芯粒集成到英特尔的路线图产品中,使主机厂能够选择不同的模块化半导体组件,实现开放共享。

激光雷达:性价比继续提升,助力高阶智能驾驶下探。

2023年以来,小鹏、理想、华为等主机厂加速投放城市NOA功能,将智能驾驶系统的场景覆盖度由高速NOA的15%大幅提升至城市NOA的90%(根据小鹏汽车数据)。当前国内厂商在数据积累、超算中心布局等方面的实力有待完善,占用网络算法训练尚需时日,识别精度更高、适用场景更广的激光雷达,是目前助推国内主机厂投放城市NOA功能的关键传感器。2024年CES上,禾赛科技、速腾聚创、一径科技等公司均在激光雷达领域推出了新产品。其中,禾赛科技发布面向高端智能驾驶量产车型的512线激光雷达,其最远探测距离达400 m,点频达1230万点/秒,角分辨率达0.05°*0.05°。速腾聚创基于940 mn激光收发方案,发布超长距激光雷达M3,其探测距离达300m@10%,角分辨率达0.05°*0.05°。同时,得益于公司在二维扫描、发射端、接收端等领域的技术积累,该产品将具备成本优势。一径科技则基于高度芯片化和集成化技术,发布了极致性价比的ZVISION EZ6,将激光雷达价格下探至2000元以内。

智能座舱:AI大模型上车,驱动驾乘交互体验提升。

座舱产品是与驾乘人员直接进行交互的元器件。智能化趋势下,相关软硬件产品持续升级迭代。

软件方面,生成式AI正逐渐应用于智能座舱的人机交互领域。2024年CES期间,宝马宣布将基于亚马逊Alexa大语言模型,打造新一代语音助手,为驾乘人员提供更加人性化的语音交互;大众的车载语音助手将集成由Cerence开发的ChatGPT,以实现语音控制、自然语言互动等功能;奔驰也发布了基于自然语言大模型技术的MBUX虚拟助理。

硬件方面,产业链公司构建横跨材料、光学等多学科能力,优化车载显示产品的用户体验。其中,京东方精电首发了45英寸9K氧化物Mini LED车载贯穿屏,能够实现9K的分辨率和90Hz的刷新率,以及1500nits的亮度显示效果。LG Display发布了超大尺寸的P2P P-OLED产品,能够将仪表盘使用的12.3英寸P-OLED和中央屏幕使用的34英寸P-OLED自然连接。大陆集团则发布了10英寸水晶中央显示屏,并采用MicroLED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亮度和更好的对比度值。

风险因素:

技术与产品迭代风险;产品推广速度低于预期;汽车行业销量下滑风险;智能汽车扶持政策的力度低于预期;出现智能驾驶的恶性事故。

投资策略:

汽车智能化为CES的主要看点之一,细分赛道的头部公司持续推进产品研发与落地。我们认为2024年CES中,汽车智能化的核心变化包括:1)头部芯片供应商推动跨界融合,舱驾一体解决方案加速落地;2)激光雷达性价比持续提升,助力高阶智驾功能下探;3)AI大模型上车,进一步提升舱内交互体验。

我们推荐:1)智能化进展领先的主机厂;2)与头部芯片供应商紧密合作,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进展领先的域控供应商;3)激光雷达商业化进展顺利、市场份额领先的激光雷达供应商;4)车载显示头部供应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