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海外市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IMF上调全球今年经济增速至3.1%,预计主要央行下半年降息

第一财经 2024-01-30 20:59:59 听新闻

作者:葛唯尔    责编:冯迪凡

IMF预计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分别为4.6%和4.1%,前者较去年10月的预测上调了0.4个百分点。

当地时间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IMF将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上调至3.1%,较去年10月的预测值高出0.2个百分点,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的增速为3.2%,与前值持平。

报告称,通胀放缓和增长平稳开辟了通往经济软着陆的道路,全球增长面临的风险大致平衡。

全球前景:具有性但增长

IMF预计,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预计将从去年的1.6%小幅下降至1.5%,并在2025年回升至1.8%。其中,对今年增速0.1个百分点的上调反映了美国经济增长强于预期,并在一定程度上被欧元区的疲弱所抵消。

其中,美国的经济今年的增速有望达到2.1%,去年10月的预测大幅上了0.6个百分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经济2023年强于期的增长果所带来据延预计2025年美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1.7%,较去年10月的预测下调了0.1个百分点。

报告预计,欧元区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有望达到0.9%和1.7%。随着能源价格冲击的影响消退和通胀下降,家庭消费的走强将支持实际收入增长,预计将推动该地区经济复苏;日本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1.9%放缓至2024年的0.9%和2025年的0.8%。此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今明两年增速有望分别达到4.1%和4.2%,较前值均上调0.1个百分点,实现稳定增长,但地区间差异较大。

其中,IMF预计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分别为4.6%和4.1%,前者较去年10月的预测上调了0.4个百分点。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126万亿元,达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

IMF世界经济研究部门主管丹尼尔·利(Daniel Leigh)在南非斯堡接受第一者视频专访时表示:“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哪些新的增长来源可能会出现,答案是更为开放的市场,以便使国有和私营企业能够进入从高科技到绿色能源等的新领域市场。”

IMF预计,印度经济增速保持强劲,今明两年的增速预计均为6.5%,较去年10月的预测值均上调了0.2个百分点。

《世界经济展望》预测概览 (图源:IMF)

IMF还预计,2024年世界贸易增速为3.3%,2025年为3.6%,低于4.9%的历史平均增速。贸易扭曲和地缘经济割裂的加剧预计将继续拖累全球贸易水平。

根据“全球贸易预警”数据,各国在2022年实施了约3200项新的贸易限制措施,2023年实施了约3000项,高于2019年的约1100项。

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IMF预计,在供给侧问题缓解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影响下,全球总体通胀率有望在今明两年分别降至5.8%和4.4%。

IMF认为,政策制定者近期面的挑是,如何有效管理通使其最降至目水平,根据基校准货币政策。并且,在工和价格力明消退的国家,需要货币政策以降低紧缩性。

丹尼尔·利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最终现软程中,非常重要的是,各地央行既不能太快松而干扰着,也不能利率保持在高位久。”

IMF预测,美联央行和英格央行的政策利率在今年下半年之前将维前水平。此后,随着通胀接近目标水平,政策利率将逐渐下行。IMF预计,日本央行将维持总体宽松的立场。

“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陆续出炉的经济数据。”丹尼尔·利向记者表示,其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通胀预期指标。

“分析显示,人们的预期将会影响他们如何制定价格,工资,以及通胀。令人鼓舞的是,从家庭到企业的通胀预期一直在下降。因此,我们需要看到通胀预期、工资数据和各种潜在价格动能指标的下降。”丹尼尔·利补充道:“这将是开始降息的安全时机”。

当日时间周二(30日),美联储召开今年首次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何时降息无疑成为大多数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随着多位美联储官员发表讲话平息,投资者对年内降息时点的预测已经从此前的3月推迟至5月。

自2023年10月《全球金融稳定报告》发布以来,通胀压力持续消退,引发各方对发达经济体将在未来几个季度放松货币政策的预期。去年12月利率预期大幅下降,推动风险资产出现全面上涨。

目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预计年内降息125个基点的概率达85%。

丹尼尔·利向记者表示:“一些投资者对降息的速度非常乐观,也许过于乐观了。这确实推动了股市的反弹。伴随央行官员的陆续表态,上述金融状况已有所稳定。”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