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广东“新春第一会”召开 金融活水如何助力高质量发展

第一财经 2024-02-18 20:03:04 听新闻

作者:王方然    责编:黄宾

广东省正持续将金融活水引向科技创新领域。2023年,广东金融业增加值实现1.24万亿元,同比增长7.1%,占GDP的比重为9.1%,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3.8%。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超2万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同比翻一番。2月18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金融分论坛上,广东省委金融办通报了广东省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强省建设、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主要工作情况。

金融活,经济活。亮眼的成绩单背后,广东省正持续将金融活水引向科技创新领域。2023年,广东金融业增加值实现1.24万亿元,同比增长7.1%,占GDP的比重为9.1%,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3.8%。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提升,新增社会融资规模持续位居全国首位,资本市场融资规模和险资入粤规模突破多个万亿关口。

多项关键指标倍增

广东省科技企业数量众多,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超7.5万家,占全国六分之一。发挥金融“活水”作用对科技企业至关重要。

已有许多科创企业受益于金融“活水”。粤芯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粤芯半导体”)就是其中之一。粤芯半导体是粤港澳大湾区目前最早全面进入规模量产的12英寸芯片生产平台。2017年创办至今,公司12英寸晶圆累计出货量已经超过80万片。

粤芯半导体的快速成长,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

“从单一的贷款模式,转化为充分的投贷联动;从传统的债权债务模式,转化为开发性创新性金融工具;从保守型的外汇套期保值,转化为零成本的期权交易……这些转化,无不处处体现了金融创新结合粤芯科技创新的特色。”粤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周来春介绍,目前粤芯半导体和各金融机构的合作总金额已接近百亿元。

与粤芯半导体有类似经历的企业不在少数。2023年广东省在持续将金融活水引向科技创新领域。

从金融供给的“量”看,广东省科技信贷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全省制造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创企业贷款增速均为信贷平均增速的2倍以上,制造业企业和科创企业获得融资支持1.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2023年末,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2.2万亿元、同比增长22%;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超3200亿元、同比增长23%;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超2300亿元,同比翻了一番

从金融供给的“质”看,广东省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培育科技创新企业重要作用,引导长期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广东省委金融办表示,目前已与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搭建广东企业上市培育信息化平台,建设“三所一中心”流动服务站,在区域股权市场开展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份额转让试点,拓宽创投退出渠道。

广东省委金融办副主任于海平介绍,截至2023年末,广东省累计有208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创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全省有近2700家创投和私募投资机构,管理金额2.5万亿元。

多举措注入金融活水

“‘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创造了6个‘90%’。”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吴世文在会议上表示,广东全省约90%的科研机构、90%的科研人员、90%的研发经费、90%的发明专利申请都来源于企业;全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中企业参与项目超过90%。

吴世文介绍,广东制定《加快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助力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主要聚焦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弱项,提出15条政策措施(下称“科金15条”),涵盖创业投资、银行信贷、融资担保、多层次资本市场、科技保险、跨境金融、服务体系、金融科技等方面。

图为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金融分论坛现场

下一步,广东省科技厅表示将与省委金融办等有关部门,共同营造良好的科技金融环境,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重点做到“两突出”“五着力”。

在支持方向上,重点突出对重大科技任务、科技型企业的支持。

具体工作中,从强化机制创新、落实优惠政策、开发金融产品、加强产融对接、推动信息共享五个方面去着力。将认真推进省市区政府投资基金统筹联动、国有创业投资机构考核容错、省市科技信贷风险分担补偿、上市后备科技企业梯次培育、“补投贷联动”机制优化等改革措施。同时,鼓励银行创新专项信贷产品,建立省科技保险产品推荐目录,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鼓励设立S基金以及开展基金份额转让试点,加速创投机构资本循环。

“我们将积极引导各类资本聚力推动原创核心技术、前沿颠覆性技术突破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吴世文表示,省科技厅将积极落实“科金15条”,引导各类金融和资本力量对于科技型企业给予覆盖从初创到上市的全过程支持。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