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财社论:电动自行车安全是一个治理问题

第一财经 2024-02-25 20:56:45 听新闻

作者:一财评论员    责编:姚君青

电池、电动自行车乃至电动汽车等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带有公共外部性,政府一方面要加强规范管理,另一方面应为受害者的维权做好积极的配合和提供便利。

同类问题频发,其实是一个典型的治理问题。

23日,南京市雨花台区明尚西苑6栋发生严重火灾,造成15人遇难、44人在院治疗。这是又一起因电动自行车停放处起火引起的火灾。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问题再度以沉重的代价,呼吁善治的规范诉求。

近年来,由于电动自行车自燃、爆炸等引发的火灾直线上升。国家消防救援局从2021年开始公布电动自行车火灾详细数据,2021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故障引发的火灾近1.8万起、亡57人;2022年消防救援局将电动自行车和电池故障引发的火灾分开计算,新数据显示,全年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1.8万起,比2021年上升23.4%,接报居民场所内因蓄电池故障引发的火灾3242起,比2021年上升17.3%;2023年的详细数据尚未发布,但国家消防救援局统计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2年上升17.4%。

这仅是触发火灾的接报数据,实际数据应该更大,因为未触发火灾,一般当事人多数不报警。即便如此,每年数万起的电动自行车火灾也非常触目惊心,足以引发人们对相关产品质量的质疑。

那么,当前电动自行车频发的安全隐患问题,原因究竟为何?又该如何破解?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将问题归结到“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整车重量的限制,是不负责任的。

“新国标”将电动自行车整车重量规定在不超过55公斤,主要影响的是电动自行车的续航里程,由于安全性较高的铅酸蓄电池的能源密度较低,在限制整车重量的情况下,会显著影响续航里程,进而不一定能满足人们的长距离续航和速度;而伴随着外卖、快递业务等的迅速发展,市面上满足快递外卖人员代步工具的商品并不多,这导致将铅酸蓄电池卸下改装成能量密度更高的锂电池成为了一种“时髦”,而这也最终以牺牲安全作为了代价。

显然,不能因为新国标的规定无法满足一些人追求速度和激情,就将安全隐患归罪于“标准”问题。事实上,不论是基于何种立场,安全都是商业逻辑中最核心的存在,制造出的商品唯有满足最苛刻、最可能的安全要求,方可拿到质量合格证。

为此,如何定义电动自行车,尤其是如何将运营性电动自行车与家庭代步电动自行车分别定义,并制定不同的安全标准等,将是接下来的当务之急。这有助于有效缓解因电动自行车带来的火灾等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警示,需要对其搭建一个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监控体系,以采取更为严格的安全零容忍管理,即不论是对电动自行车还是电池的管理、维修和更换等做全流程的可追溯备案管理。比如电池出厂开始就需建立一个动态跟踪系统,并实现终身质保和追责。

因此,当前需要基于拉姆齐定价法则探索引进一个对电池厂商的安全保证金制度,该保证金可实行账户共管原则,类似于为电池和电动自行车投终身保险,即电池厂商每生产一块电池,需按照一定比例缴纳安全保证金,若相关电池在其生命周期内没出现事故,那么缴纳的相关保证金可退回;若其电池和电动车事故频发,其缴纳的安全保证金也就越高,直到其边际收益率无法覆盖其安全保证金的边际费率,触发其自动退出市场。

安全保证金制度的好处是,让厂商对电池和电动自行车构建可追溯的全流程安全管理机制,让其通过市场自发扩张的秩序,谨慎选择销售渠道和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强化其对产品的安全责任意识。同时,这也将抬高违规改装者的违纪违法成本,因为正规的厂商和正规的销售渠道,都有完善的售后和质量管理体系,违规销售和改装者将更容易被发现,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安全如山岳。发生在南京的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的这场恶性火灾事件,再次以血的教训警示我们,任何商品和服务问题背后,都是一个治理问题。电池、电动自行车乃至电动汽车等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带有公共外部性,政府一方面要加强规范管理,另一方面应为受害者的维权做好积极的配合和提供便利。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