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偏远小镇的春潮经济

第一财经 2024-02-29 18:17:00

作者:孙文华    责编:高雅馨

春潮经济也是一种自然发展的小镇经济现象。

(本文作者孙文华,南京农业大学规划院上海分院院长)

 

2024年1月29日,再次从上海来到池州市唐田镇。因为来得早,错开了返乡高潮,路上不堵车。每次到安徽的唐田镇,总能感受到与上海不同的年味,作为一个学者,在体验乡村生活的同时,更希望通过实地调研,思考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融合之路。我想采用费孝通先生的类型比较法,对不同类型的小镇做一些比较研究。

唐田镇位于池州市的一个小镇,唐田镇很小,一条主街道上没有红绿灯,镇上没有高楼,没有像样的商品房,但镇上有中小学,医院,两个银行,一个宾馆,这么一个迷你小镇却拥有158平方公里,2.48万人口。唐田镇2022年的财政总收入仅1006.9万元,财政支出2365.36万元,账面上明显的入不敷出,缺乏产业支撑的税收结构。唐田镇仅有两个工厂,也没有产业,很难想象这样的小镇是怎么发展的。

一、乡村命脉---国道与出路

    从殷汇镇高路出口沿着乡间小道(两车道)一路向前,看到公路两侧都是村落民房,大多数民房都是红瓦白墙,欧式风格,瓷砖贴面居多。本以为只是乡间小道,查了资料才知道这是国道G236,这条国道通往沪渝高速口、景德镇等地,是一条繁忙的交通要道,来往的货车很多。

    所谓靠路吃路,沿路的老百姓动起了商业头脑,在门口做起了生意,有的把庭院做成了停车场,开起了饭店,虽然饭店标志没有那么明显,但路旁停放着大吨位的卡车,一看就知道,就是供来往车辆吃饭休闲的地方,只是没有看到旅馆之类的服务。且这种饭店不多,不集中,三三两两。

    这国道也是唐田镇老百姓唯一对外的交通要道了,所以在国道上开车的,有时候是小三轮,让你把几十万的车开出小三轮的感觉,熬着40码的车速,想着瞅准机会超个车。

    G236国道也是镇区的主干道,唐田镇的镇区很迷你,十多年了没有改变,主干道转到主街道,开个三五分钟,就走完了。

二、唐人街

    到了唐田镇,依然是一个质朴的,宁静的山下小镇。

眼前没有一幢高楼。唐田镇的人口2.3万,但镇区很小,整个镇区犹如一个三角形,一条主街道与一条次街道连着主干道,大多数人口散落在农村的村落里的,我很好奇这里的人平时靠什么生活,于是走进小镇,仔细地做一次探访。

    想不到,街区有个“唐人街”,这招牌对着G236国道敞开,看到这名字还是挺响亮的,走进唐人街,才只是一个商贸市场,中间一条2米宽的走道,100米左右的长度,两边各有一排商铺,包括理发店,面包店,服装店,饮食店,仅有一家面店是有点像样的可以吃个饭,整个镇上似乎找不到像样的饭店。走进面店,点了一碗牛肉面,小碗10元一份,老板既是老板又是厨师,端上来一看,也就煮了点面条,放了几片牛肉。面包店门口摆放着当地特色的芝麻饼。

走遍小镇,能留下印象的就是国道边的大超市,唐人街,主街道,农贸市场,医药,学校,镇政府。商业业态中杂货铺,超市最多,基本没有足浴,卡拉OK或者澡堂之类的地方,连像样的大饭店都很少见。

很难想象这些业态能够存活下来,毕竟平时镇上的人很少,大部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正因为平时的人少,那些需求弹性较大的消费场所就很少见,人口支撑不了,或者是收入太少。由此判断,镇上的商业是保障周边农村百姓基本生活的需要。

三、老去的村落

    在唐田镇的一个村里体验生活,感受到农村迟暮的气息,村里边除了过年,就很少有年轻人在家,大多数年轻人到外地打拼了,村里住着的都是老人,刚到没几天,村里就有一个老人去世,这里还保留着过年上坟山的风俗,老人过世后被葬在山上,过年时,都要去祭拜先祖。

山下的村落有些冷,还好有“火桶”可以取暖,农村的灶头可以把山上砍下的树枝烧成碳,然后放到火桶里,盖一个瓦片,罩上一个铁圈,两个脚放进桶里,就暖和了。

平日里,老人们坐在火桶里,可以刷小视频,家里的电视机已经很少用到了,近几年村里安装了网络,网络世界填满了老人们的精神生活,老人都会使用手机微信视频,有了网络,和远在他乡的孩子通讯更为方便。

村里老人的日常主要是种地,农村老人没有退休这个概念,有位老人承包了100多亩农田,一年收成15万左右,但卖粮食是个难题,粮库价格便宜,就怕卖不出去。农村老人的养老金是2000元一年。

虽然村里的年轻人很少,但这里还保持着一些民俗,例如,女儿回家夫妻不能同床之类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仍然很严重。

四、快递与邮政

    看上去迷你的小镇最近有了一个忙碌的生意,京东驿站开到了小镇的一个角落,驿站规定,收件人必须自己到点提货,于是,这个巴掌大的小地方成了一个繁忙的商业中心。老板都是年轻人,毕竟干物流还是需要应用电脑之类的。

快递方便了,邮政似乎也坐不住了,镇里就两个快递驿站,京东驿站和邮政。于是乎,邮政储蓄也有了上门服务,我看到邮政的员工竟然坐着三轮车上面服务,这也是挺让我惊讶的。

快递驿站对于小镇居民来说是提升生活便利的一个重要空间,不出远门也可以买到城里一样的生活物资,农村较为分散,集中取快递无疑是乡村线上购物最好的选择。只是对于那些老人来说,出行不方便,如果有快递员送货上门,似乎就更完美了。

    快递驿站还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成了远乡年轻人与老家互通感情的渠道,在家里人过年过节时,送个快递比起从外地开车来回要简单得多。

五、小镇的生存之道---春潮经济

    财政靠税收,唐田镇的经济是典型的农村商贸型,行政干预有限,靠的是社会自然形成的自给自足的循环。

由于缺少工业,外出打工是每个家庭主要的选择,年轻人在家乡找不到工作,赚不到钱,但走出这个小镇,到外面拼闯机会就多,收入更多,很多村里的年轻人到外乡去开厂开店或者打工,收入都要比老家的收入高。

小镇每年最热闹的时间就是过春节,春节过年,外出打工的都要回老家过年,这也形成了小镇独特的春潮经济,过了春节,人们就会离开家乡,犹如退潮一般,小镇马上又归于平静。

春节一到,街上停满了小汽车,超市里顾客络绎不绝,街角有家卖生鲜的商店天不亮就开了门,一开门就有顾客进门买菜了。店主说一年就一个礼拜的大生意,每天早上两三点出门进货,每天像打仗一样,到了晚上才关门。镇上的店铺生意都很好,都是趁过年才能赚一把。只是这些都是赚的辛苦钱。

“春潮”经济,平日镇里的商店为村里的人服务,春节为返乡过年的人服务。小镇的老人是离乡年轻人的根,小镇民俗文化“春节祭祖”,“走亲戚”观念成为春潮经济的动力,一直以来,烟酒是当地走亲访友的必备礼品,而且,白酒为主,。

类似唐田镇这样的小镇有很多,他们并未受到资本的青睐,也未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红利,他们既是城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又是独立于行政系统的自我循环体系。

六、思考

     一个小镇的内生动力在哪?如果没有行政干预,小镇的居民的生活也就世代传承下去了,唐田镇的社会经济相对稳定,但人口正不断流出,2011年小镇人口2.55万人,2019年2.48万人,且人口存在代际的自然状态,随着老龄化严重,老一辈人口在逐渐减少,一旦没有了老人这个根,下一代失去了回乡过年的动力。

     穷则思变,村里的人到外省市打工做生意,有好几个成了身家千万的老板,他们经历了小时候的贫苦,在外地靠着勤劳和智慧获得了成功。

     镇政府也一样想做事,但缺钱,缺人。唐田镇处于安徽升金湖域,拥有山水等生态资源,从产业的角度,需要有顶层设计,或发展贸易,或发展工业,或发展生态旅游。但这一切都需要有规划设计产业政策的支撑,而唐田镇的财政总收入才千万,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投入。此类紧财政的小镇需要”经营”思维,在统筹新型城镇化和全面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小镇拥有很多的后发优势。一是由县级政府统筹做好规划,做好唐田镇的规划,围绕升金湖的生态旅游,将当地的山、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二是镇政府树立市场经济思维,培育“地方企业”,地方特色,发动外出人员积极投入家乡建设活动,引导当地人投资当地项目。以此培育新的税务结构。三是发动”聚才留才“行动,招引当地经商人才或外出创业的成功人士回归家乡担任“村书记”,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四是维护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如祭祖,尊老爱幼等。全国类似唐田镇这样的小镇有很多,需要外力和内力的共同作用。

       

 

 

(本文作者孙文华,南京农业大学规划院上海分院院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