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张斌:以更大逆周期政策力度释放经济增长活力

第一财经 2024-03-05 12:09:48 听新闻

作者:张斌    责编:任绍敏

提高有效总需求,无论是扩大消费还是投资需求,都要落实在信贷增长上面。

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是有效需求不足。抓住了有效需求不足这个“牛鼻子”,很多其他困难和挑战会迎刃而解。根据我们的估算,如果有效需求达到合理水平,核心CPI在2%左右,2023年名义GDP增速要比现实中的名义GDP增速高3.0个百分点。这大约对应着名义GDP提高3.8万亿元,居民、企业和政府收入分别提高2.3万亿、9000亿和6000亿元。这对于增加就业机会、化解过剩产能、提振预期、化解各种风险隐患和应对外部冲击都会起到强有力的支撑。

提高有效总需求,无论是扩大消费还是投资需求,都要落实在信贷增长上面。信贷上去了,居民、企业和政府口袋里面的钱变多了,支出和收入才能上去,盈利和投资才会跟着上去。

扩大信贷主要依托三个方面:一是扩大政府举债增加支出;二是货币政策进一步发力;三是稳住房地产市场。从国际经验和历史经验来看,只要逆周期政策力度够了,信贷就能上去,需求不足能大大缓解。

具体来看:

1)扩大政府举债增加支出,政府举债总规模不低于11万亿元。实现2024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需要的广义财政支出(公共财政支出+政府性基金支出)规模约为40万亿元,政府至少需要举债11万亿元才有望实现目标。政府举债11万亿相当于GDP的8.2%,不会威胁财政可持续性。

我国目前通胀率较低,私人部门储蓄大于投资,政府举债增加支出能更充分地利用私人部门不能充分消化的经济资源,不会带来通货膨胀,会挤入而非挤出私人部门支出。拉长时间来看,未来如果将我国的广义政府债务/GDP维持在当前水平不变,对应的广义赤字率在6%~7%之间,采取逆周期政策期间,赤字率可显著高于这个平均水平,8%~9%的广义财政赤字并不威胁到未来财政可持续性。

2)货币政策进一步发力,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达到11%以上。一是要明确宣布核心CPI达到2%左右的通胀目标,以此引导社会预期,增加消费和投资。二是把真实利率降下来,创造利于私人部门投资和消费支出的货币政策环境。三是用足用好PSL政策工具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根据我们的测算,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需要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约44.8万亿元,对应的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为11.4%。实现这个目标需要3万亿元左右的PSL。

3)供求两端同时发力稳住房地产市场。稳住房地产才能稳住宏观经济。稳住房地产,一方面是通过政府信用背书和监管政策调整,帮助房地产企业恢复正常融资渠道;另一方面是通过取消限购,降低房贷利率、对首套房购房者采取优惠贷款利率,帮助开发商化解商住楼、车位等沉淀资产等措施,改善房地产企业现金流。

(作者系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资深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经济,从幼儿园说起

各界有所共识的,似是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的趋势,及其引致的潜在增速向下的“重力”。但我们未必知晓的是,这是否必然意味着价格和预期的持续下行?逆周期政策是否应该,或者如何抵抗如此“重力”?

04-18 17:11

全球宏观范式发生重大转变,逆周期政策需要更加有力

中国和海外在增长预期、通胀、利率和私人部门杠杆率等关键变量上的持续分化。

04-10 12:46

央行:要加大已出台货币政策实施力度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3年第四季度例会,会议认为,要加大已出台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增强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提高乘数效应,有效带动激发更多民间投资。促进物价低位回升,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发挥央行政策利率引导作用,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能,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2023-12-29 12:25

伍戈:逆周期政策力度有多大

地产和化债政策侧重防风险,而非逆周期发力。基建投资将抬升,已审批项目有所预示。或有增量政策工具,但规模有限。

2023-09-27 11:40

伍戈:高频数据趋弱,政策何时发力

更集中的逆周期政策发力,或要等到经济同比和环比更为同步趋缓的三季度。

2023-05-30 11:12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