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证监会提分红监管三措施,已有千余A股被分红拦住“减持路”

第一财经 2024-03-17 19:22:39 听新闻

作者:魏中原    责编:黄向东

随着年报披露渐热,上市公司实控人控股股东因分红不达标被限制的减持的名单将发生变化。

证监会“3.15”的最新发声明确将进一步完善A股上市公司减持规则的体系,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全面防范绕道减持。

证监会表示,一是明确离婚、控股股东解散等情形的减持规则;二是明确股票质押平仓、赠与等方式的减持规则;三是禁止大股东、董事、高管参与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物的衍生品交易,禁止限售股转融通出借,限售股股东融券卖出。对于违规减持证监会将责令购回并上缴价差,对于拒不改正的严厉处罚。

去年8月27日,证监会发布了减持新贵,新规的核心内容是设定破发、破净、分红的“三道门槛”,对减持行为设立了严格的要求,将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减持与股价和分红挂钩。

沪深两市已经进入2023年年报窗口期,分红和盈利能力随之明了。第一财经记者尝试梳理当前受减持新规影响的上市公司,以供投资者参考。

千余家公司分红不达标,生物医药与计算机为重灾区

分红指标自减持新规发布后是实控人和控股股东套现的最大“拦路虎”,下一步这项指标将更严格。证监会对分红监管剔除三大举措,包括对分红采取强约束措施,要求上市公司制定积极、稳定的现金分红政策,明确投资者预期。对多年未分红或股利支付率偏低的上市公司,通过强制信息披露、限制控股股东减持、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等方式加强监管约束。上市公司以现金为对价,采用要约方式、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并注销的,回购注销金额纳入股利支付率计算。加强对异常分红行为的监管执法。

Wind数据显示,截至最新收盘日,有1126家上市公司的股价(前复权,下同)低于IPO发行价格(下称“破发”),占公司总数比例21.03%;市净率低于1(即破净)的公司有518家;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公司有473家;近三年没有分红的公司有1442家。

数据可见,分红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减持的最大“障碍”,其次为股价破发,股票破净的公司数量相对较少。

记者进一步统计数据,1442家近三年没有分红的公司,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电子、计算机、生物医药,分别有141家、138家、114家、114家;电力设备与基础化工的数量紧随其后,为87家和73家。

盈利能力不足是这些上市公司无法稳定分红的主要原因。上述141家机械设备公司,过去三年(2020年至2022年)的归母净利润合计亏损约162亿元。电子、计算机、生物医药的这项指标分别为-42.11亿元、-494.43亿元、-1095.5亿元。

生物医药亏损超过千亿,主要是因以未盈利形式上市科创板的创新药、创新疫苗公司。龙头股百济神州(688235.SH)2020年至2022年的归母净利润亏损达347.7亿元,益方生物、荣昌生物、迈威生物等公司的这项指标均高于-10亿元。

有不少创新药企的净利润已经连亏三年,去年实现扭亏的概率较低,随着2023年年报披露后,股票可能要被“ST”。2020年上市科创板的君实生物(688180.SH)过去三年累计亏损47.7亿元,公司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续亏22.47亿元,连续四年亏损“板上钉钉”。同为2020年上市的前沿生物(688221.SH)主营从事艾滋病创新药的研发生产,过去三年累计亏损8.47亿元,预计去年续亏3.27亿元。由于累计亏损金额持续攀升,未来这些创新药企只有把亏损的未分配利润补正后,才能进行分红,或也意味着实控人和控股股东的减持“遥遥无期”。

计算机行业的业绩亏损个股普遍身绑“AI”、“华为鸿蒙”概念,股价虽有阶段性的上涨表现,盈利能力却显匮乏。典型个股如云从科技(688327.SH),公司股价去年一季度暴涨180.72%,2020年至2022年累计亏损23.14亿元,去年三季度续亏6.29亿元。科创板首家同股不同权的优刻得(688158.SH)从事第三方云服务,未分类利润累计亏损16.9亿元,券商对公司2024年与2025年的业绩预测仍是“亏损”。

年内减持公告数同比锐减

大股东减持股份的行为,常被市场理解为利空,未来一段时间股票供给增加或令股价下跌,或是股东自身不看好上市公司未来几年的发展。相反,大股东增持被视为利好,即彰显对公司未来业绩有信心的。

除了控股股东、实控人的减持受到股价破发、破净、分红指标的限制,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的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到的减持约束也越来越多,包括违法违规时减持禁止、短线交易禁止、减持比例限制、减持时间限制、减持预披露要求等。

减持新规发布以来,2024年上市公司的拟减持公告数量明显下降,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减持规则进一步完善,有助于进一步提升A股增减持的比例平衡。

Wind数据显示,以首次公告日统计,今年以来,共有1122份公告涉及增减持,剔除重复公司后,共16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减持方案,多数减持方案已显示为“进行中”。相比之下,增持股份的公告多达841条,剔除重复后的公司数量明显高于拟减持的公司数量。

对比2023年1月1日至3月17日,增减持公告共计3647份,减持公告数量合计3390份,占总数比重92.3%,可谓减持潮涌现。

今年内市场增持公告多于减持公告,一方面是由于今年春节前,A股大幅下跌,部分公司的股票价格已严重背离基本面,上市公司股东此时增持是利大于弊。另一方面,去年的减持新规对更多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控人形成减持“约束”。

减持公告中,一些基本面参差不齐的公司股东计划大额套现。沐邦高科(603398.SH)持股比例5%以上非第一大股东邦领国际有限公司拟减持总股本5.3%,为年内单笔最大减持比例,该股东拟协议转让2300万股,转让期为2024年3月13日起的6个月内,按照最新收盘价,拟套现4.49亿元。

主营从事玩具的沐邦高科曾计划进军光伏领域的切片和电池片项目,自2022年1月宣布跨界以来,延宕两年迟迟无进展,2021年以来,沐邦高科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约3.8亿元,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公司的未分配利润亏损6617.13万元。

减持规则的完善与严查违规减持是让资本市场从主要服务于企业融资,到以投资者为中心的转变的开端。伴随A股2023年年报陆续披露,分红与破净指标对实控人和控股股东的减持将发生变化,第一财经将保持跟踪报道。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