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跨国企业忙于调整供应链,埃森哲强调提升韧性是关键

第一财经 2024-03-21 15:07:29 听新闻

责编:陈婷

“最近都在项目上和客户开会。”在龙年春节前,埃森哲大中华区战略与咨询董事总经理、供应链与运营业务主管潘峥说道。

2024年伊始,她所服务的供应链领域仍是企业全球化运营中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受到全球竞争加剧、技术进步和消费者需求变化等因素的驱动,中国企业的供应链需要积极调整和优化以保持竞争优势。在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也在不断调整,通过重新评估供应链战略和运营模式,力求在不断变化的格局中保持领先地位。

“2020年之后,市场的挑战很大,企业都非常务实。”潘峥表示,高科技、快消、新能源等行业客户,由于增长较快,也带来了很多供应链转型优化的需求。“客户不是为了变而变,也不是为了上马一套系统,企业更为看重的是要帮助业务增长或者是提质增效。”

增强供应链韧性大势所趋

供应链调整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并不相同。以电商行业为例,中国海关总署的初步估计显示,到2023年,中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出口交易额将达到惊人的1.83万亿元人民币。由于物流和仓储运营的时效性和成本相对来说比较高,选择在当地部署会有一定的性价比、实际成本也能保证控制在一定范围。但在新能源行业,电池的产能部署投资比较大,寻找有性价比的供应网络和制造网络更为划算,也需要评估更多,包括环保、合规等要求。

但供应链的目标是一致的——增强供应链韧性。为了充分考察企业如何应对并管控工程、供应、生产和运营等领域所受的冲击,埃森哲创建了一套涵盖31项关键能力的韧性评估框架,并面向全球11个行业的1200多位高管开展了调研,以工程、供应、生产和运营领域为背景,将韧性定义为企业主动感知外部冲击,快速调整、适应新环境并从中恢复的能力,从生产到物流,从销售到交付都能比竞争对手更迅速地应对变化。

结果显示,全球受访企业所有31项韧性能力的平均成熟度得分为56分(百分制)。受访高管表示,由于企业在端到端供应和制造领域受到冲击,自身企业错失的收入增长高达7.4%-11%。

调研显示,中国企业在韧性能力建设上投资意愿更为积极,受访的中国企业计划将营业收入的6%用于韧性建设,这一比例高于全球的4.5%。

“实际上要从公司整体的发展策略,你要卖什么,卖给谁,想要卖多少出发,再考虑当地市场、产品跟销往的国家和当地渠道相比的竞争力。”潘峥在谈及中国企业如何从战略制定之初就考虑韧性建设时指出,“这包括探讨国内厂商的能力模型和部署应该怎么样,还会讨论当中的业务侧,就是流程组织、绩效的能力,然后再到各种系统的连接,涉及到IT系统或者智能手段也非常多。”

以小米与埃森哲的合作为例,小米供应链需求首先需要协调众多外协工厂,从营销端跟供应链确定需求;其次要完成能否保证供给的预判,判断产能和所谓零部件的供应能力是否适配,这其中包括布置生产任务、生产订单的分配、物料计划跟下物料订单。埃森哲用了两年时间搭建好几段流程和系统,并实现了互相之间全部打通,提供了一个能够指挥从需求端到供应商伙伴整个链路运作的“大脑”。近年来,埃森哲还在这套系统上不断加上数据分析和模拟决策的能力。

“业务在跑,所以需要不断地做敏捷建设,并不断地应用到业务当中,慢慢更上一层楼。这也是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体现。”潘峥说。

中国仍是供应链上重要一环

干扰供应链的因素有些并不可控,如地缘关系变化,自2023年12月初以来,苏伊士运河的船舶通过量下降了近40%,亚洲至欧洲贸易的即期集装箱运费增加了两倍,包括特斯拉和沃尔沃在内的车企都曾因零部件短缺宣布暂停欧洲工厂的生产。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迫使企业重新审视其高度全球化的供应和生产网络存在的弱点。有42%的受访企业在采用多源采购战略,未来有此计划的企业将增至72%。区域化采购也再度受到重视,未来三年,主要通过本地区采购的企业比例将从目前的38%跃升至65%。同时,企业还在优先考虑基于就近原则设置业务中心,将生产设施和销售集中于同一地区,以精简物流、改善库存管理,并加快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

以埃森哲与玛氏箭牌合作为例,利用生产运营数字孪生(Operations Twin)技术,实现了生产知识经验的数字化,切实提升了工艺质量的控制与优化。该创新方案将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和运营知识数字化,结合物联网技术,建立了数字世界AI与物理世界现场制造运营的沟通渠道,目前这一项目已经在玛氏嘉兴工厂的巧克力生产线落地实施,同时开始在玛氏全球的巧克力生产线复制推广,预计每年在全球范围将帮助玛氏节约200万美元综合成本。

“跨国企业关注的是,在中国市场产品是标准产品还是更加适合定制化的产品,会从供应链时效角度出发调整在中国的供应链布局。”她提到跨国企业过去确定了一套运营系统,现在基础的后台架构和财务模块仍然保持统一,“同时,越贴近当地营销层面、订单履约还有需求的洞察,变得更加灵活”。

“调整的是运营模式和具体场景规则,比如说怎样变得更加合规,或者从整体成本考虑有一些什么样的变化,怎样响应本地市场。”潘峥认为这是结构性调整,中国作为供应链环节的地位仍不会动摇。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