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4个服务贸易项目签约落地,武汉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第一财经 2024-03-29 21:31:54 听新闻

作者:周芳    责编:计亚

2023年武汉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2.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

3月29日,武汉举办2024招商引贸对接交流会。会上,24个服务贸易项目集中签约,涵盖供应链服务、大宗商品贸易、汽车贸易、农产品贸易、跨境电商、技术服务、离岸服务外包、协会共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等领域。

近年来,武汉坚持内外贸双向发力,打造贸易强市。武汉市投资促进局局长张智介绍,去年,全市实现社零额7531.9亿元,同比增长8.6%,增幅在全国规模前十城市中并列第三,批零住餐业对全市GDP贡献率达16.9%;实现外贸进出口3606.2亿元,增长2.9%,在中部省会城市中增速第一、规模第二;全年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325家,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1.6%,占比59.2%,提升4.6个百分点;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外贸规模和企业数量较2016年实现翻番,制度创新指数连续两年跻身全国前十、中部第一;武汉东湖综保区、新港空港综保区和经开综保区等3个综保区2023年进出口增长12%,高于全国综保区整体增速20个百分点。目前,武汉拥有4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加工贸易承接转移示范地,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推动外贸稳定和创新发展成效明显的10个城市之一。

作为“武汉市开放型经济顾问”,优合集团轮值董事长刘涛表示,公司自2019年开始与武汉长江国贸公司在冻品领域开展供应链业务合作,5年累计实现销售额近200亿元。今年7月,公司联合湖北省供销社斥资6亿元打造的武汉联合温控产业综合体4.0项目将正式投入运营,预计3年内产值超50亿元,利税过10亿元,拉动就业过千人。下一步,优合集团计划将上游企业引入长江中游经济带,将现有的商流持续向武汉汇集,推动武汉进口冻品中西部集散中心的建设。

武汉正在构建“枢纽链接之城”,努力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链接优势,共享互联互通开放新机遇。张智介绍,武汉地处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地区崛起两大战略交汇点,1.5小时飞行圈、4小时高铁圈可达全国80%的主要城市,覆盖全国90%的经济总量。2023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2.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北鄂州花湖机场对外开放,武汉再添“空中出海口”,天河机场、花湖机场“双枢纽”实现常态化运行。

“我们正是看中了武汉连接南北、贯穿东西的区位优势,才下决心把总部和上市主体搬到武汉来。”沃德通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姚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作为国内唯一一家直接对接美国海关系统物流服务商,沃德通将发挥管道和港口优势,在武汉经开综合保税区跨境公共服务平台基础上链接商贸一体化的上下游产业链,打造智慧国际物流园区平台。同时,与东方航空深化合作,努力成为国内第一家运营美国航空枢纽航站楼的公司,突破美国对中国航空枢纽长期单方面管制的限制,为武汉出海拓宽通道、提高国际物流话语权。

据了解,武汉特色优势产业正在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2023年,全市机电产品出口增长8.4%,其中,汽车出口规模翻番,汽车零配件出口增长16%。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2019年以来,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增长20.4倍,占全市进出口比重达到7.2%。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创建了5个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增长超10%,知识密集型服务增长超50%。

广东省网商协会执行会长刘飞娜表示,中国跨境电商发展态势非常强劲,去年全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2.38万亿,其中跨境出口总额1.83万亿,增速19.6%。湖北仅用3年时间,跨境电商交易额从12.2亿元跃升至366.02亿元,也彰显出了跨境电商这种模式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刘飞娜建议,武汉可以从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零部件、新能源、光电等主力产品着手,重点发展跨境B2B+独立站的模式。跨境B2B模式门槛较高,对供应链的要求更高,订单规模更大,和国际跨国企业合作周期更长,又与武汉优势产业比较契合,可以提高交易效率。而独立站模式虽然难度较大,但是对产业有着更高的自主权和主导权,也是“武汉造”从产品出海走向品牌出海的较好路径。

从培养国际竞争力角度来看,刘飞娜建议,未来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政府需要带着企业把海外防范风险体系搭建起来,包括海外本土化运营能力、海外仓能力、海外知识产权能力等,应该考虑构建整个完整跨境电商的生态链条去考虑,而不是从孤立的贸易角度或者交易角度去考虑。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