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Face++:让机器看懂世界

第一财经周刊 2013-01-05 16:22:00

责编:群硕系统

Face++是一个提供人脸识别云服务的平台。移动互联网开发者需要成为会员—目前是免费的,然后通过平台提供的API入口和离线引擎,免费使用人脸检测、分析和识别服务。从2012年10月底正式上线以来,在Face++上注册的开发者已经超过了1500人。

基于云端的人脸识别服务为开发者提供了便利,Face++也希望自己成为移动互联网中开放的一员。

“如果语音识别是让机器能听懂世界,视觉识别就是让机器看懂世界”,Face++的创始人之一唐文斌说。虽然在科幻电影里人脸识别已经成为标配,但在现实世界中没那么简单,“我们认为它属于未来”。

Face++是一个提供人脸识别云服务的平台。移动互联网开发者需要成为会员—目前是免费的,然后通过平台提供的API入口和离线引擎,免费使用人脸检测、分析和识别服务。从2012年10月底正式上线以来,在Face++上注册的开发者已经超过了1500人。

与大多数创业者一样,唐文斌选择的方向与他在清华所学的数据挖掘专业有关。另外两个创始人也是唐文斌清华大学的同学,分别负责人脸图像分析和编码,这些都属于机器学习的范畴。

相对于语音识别,视觉处理技术更为复杂,人脸识别被认为是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甚至人工智能领域最困难的研究课题之一—所有人脸的结构都是相似的,因为环境或者情绪的变化,人脸的外形很不稳定。

创业之初,几个年轻人并不十分确定这些技术能为自己带来什么。“我们曾想过要做平台,但这个想法并不十分坚定”,唐文斌说。另外一个方向则是以应用作为突破点—对于一个新的创业团队来说,游戏或者工具型应用更容易推广,甚至能够带来一些营收。

2011年8月,Face++团队推出了第一款游戏“Crows Coming”,这是中国内地第一款应用视觉识别技术的移动体感游戏。玩家通过摇晃头部控制游戏里的稻草人,而稻草人的任务则是拦截从天而降偷食的乌鸦。这款游戏通过前置摄像头捕捉玩家的动作,虽然它只支持iOS平台,但是根据唐文斌提供的数据,用户数量目前已有40万左右,也曾在中国区App Store的排行榜中冲到前五名。

触控科技CEO陈昊芝也注意到了这款游戏,这家公司的代表作是《捕鱼达人》。陈昊芝在一次业界活动上对“Crows Coming”的主动提及让双方建立了关系。2012年,Face++和触控科技合作发布了一款新的体感游戏“Free Skate Xtreme”,这款游戏模仿了“Temple Run”并在其中加入视觉控制的元素。唐文斌的团队负责设计和技术,触控科技则负责发行。

但游戏最终没有成为Face++的方向。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唐文斌意识到自己对小游戏不感兴趣,他们自己也不是玩家。更重要的是个体应用对技术的表现太弱了—这很难让人注意到Face++,而移动应用游戏本身也是一门竞争激烈的生意,在北京至少就有上百个移动开发的团队。“把我们的技术开放出来让更多的人使用,这才是更好的事情”,唐文斌说。

移动平台上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逐渐为人所知,但在中国内地唐文斌还没有太多的竞争者。2007年,Face.com就开始面向桌面和移动平台为第三方开发者免费提供人脸检测、识别、分析和数据服务。2012年6月,Facebook以6000万美元收购了这家以色列公司。四个月之后,Google则针锋相对地收购了乌克兰的面部识别技术公司 Viewdle并支付了大约3000万美元。

Face++模仿了Face.com的商业模式。唐文斌的计划是将更多的接口置于云端,在控制质量的同时,搜集到的数据也可以优化识别率。目前很难用一个普遍的识别率去定义这项技术,因为采光、角度和环境的不同,识别效果会出现非常大的差别。

根据唐文斌提供的数据,在限制错检率的基础上—也就是正面人脸识别,Face++的漏检率在5%到10%之间。在数据调用的性能方面团队也做出了优化,即使是一台配置最差的服务器,每秒也至少能够支持5到10个请求。

提供平台服务的另一个原因是,通过开发者不断的接入和调用,Face++能够获得真实的用户数据,这些数据最后会成为优化算法的训练材料。目前Face++的开发者大部分还处于产品测试阶段,尚未推出成型的应用。而开发者对API主要有四个方向的用途:照片分析、娱乐应用、社交应用和广告调查等商业应用。

为了吸引足够数量的开发者,Face++采用了线上发布和应用带动口碑两种宣传方式。与普通用户不同,开发者只在有需求的时候才会接入Face++的API,所以,这个群体很难出现爆发性的增长。这也是为什么与其它平台或者产品动辄数十万的用户数量相比,Face++只有1500多个用户。

在唐文斌的规划中,平台服务收费将是公司未来主要的盈利方向,当单个用户对服务器使用量变得很大—比如达到每小时有几万的需求时Face++会开始按照请求量收取费用。因为独特的技术和商业模式,Face++团队拿到了联想之星的天使投资,目前他们打算把A轮融资的计划提前。

好消息是Face++在2012年已经有了一点计划外的收入:一部分来自API请求量大的开发者,Face++为他们提供了打包的VIP服务,这也证明了他们收费模式的可行性;另一部分则是新游戏内置的道具付费。

市场营销和广告界总是乐于最先尝试新技术的应用。英特尔已经开始推广他们的数字标牌业务,其中最主要的特色就是人脸识别。它利用匿名人脸检测算法,可识别出消费者的年龄和性别,然后数字展示牌会显示出有针对性的广告。雀巢是英特尔数字标牌最大的客户之一,如果未来这个营销策略移植到移动设备上,Face++则又有一套现成的商业模式。

目前Face++团队一共有20人左右。所有的员工,根据业务方向分成了两个团队,一部分负责Face++平台,另一部分做体感游戏的开发。将技术开放给开发者也就意味着这些体感游戏,或者说应用将会成为Face++的演示Demo,类似社交网站圈人、手机人脸识别登录验证等应用产品都在唐文斌的开发计划当中。他目前最紧迫的事情是完善识别技术。

人脸识别是一个困难重重的研究方向—没有形成标准,算法上也没出现更多的突破,在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的发展背景下,识别的时间、检索及准确性等方面还存在瓶颈。另一方面,隐私层面的争议一定会出现,Facebook和Google就已经被诟病保护用户隐私不利,面部识别则更容易触到用户们敏感的神经。

毫无疑问,电脑或者智能终端终将能在未来看懂世界,但它和人工智能一样仍处于缓慢推进的时期。未来什么时候会出现爆发点还没有确切答案。

作为一家成立一年多的初创公司,Face++能够走得多远,除了保持技术先进和资金充足,他们似乎还得抓到一点时机和运气,比如同样具有耐心的投资人。另一方面,四名合伙人中的三个技术创始人此前并没有真正的工作经验,都是刚刚从大学中走出来。

对于这家技术驱动的公司而言,这样的构架在早期并没有太多问题,甚至可以让他们更为专注。但看看Facebook十天之内就模仿图片分享应用Snapchat,做出来类似的产品Poke,如果Face++想要获得成功,那么在技术和商业上都要,快点。

 

如果不想错过一财网的独家报道和独到分析,您可以在微信上加一财网为好友: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