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估值已低谷 增资将高峰

一财网 2013-03-01 10:23:00

责编:群硕系统

经过次贷危机的洗礼,目前中国金融体系仍然充满活力。在未来五年,爆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较低。应该说,中国的金融改革取得了长足的成功。

经过次贷危机的洗礼,目前中国金融体系仍然充满活力。在未来五年,爆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较低。应该说,中国的金融改革取得了长足的成功。

在2003年,中国银行业可能已经陷入在整体上技术性破产的境地,而到了2005年,证券公司也已岌岌可危。但随后的七年,中国金融体系缔造了奇迹。

以银行业而言,从2003年底开始的国有银行改制上市,到如今中国银行业普遍的资本充足率接近12%,ROE和ROA等指标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不足3%的资产不良率和超过180%的拨备覆盖率均显示中国银行业绩效良好风险不高。中国银行业在全球银行排行榜中出现的频率和排位都越来越高。

以资本市场而言,2005年证券公司尚处于持续亏损状态,市场低迷容量有限。但而今证券公司资本充足,风险内控机制良好,基金公司等也有了长足发展。原来看起来几乎难以解决的非流通股减持问题已接近尾声。此外,创业板、股指期货以及融资融券等也平稳推出。市场的容量有了长足发展。A股市场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资本市场之一,影响着全球股市,也感受外部市场的冷暖。

回顾过去七年来中国金融体系发生的变化,我始终认为中国金融改革的成功被严重忽略了。梳理金融史,你很难发现一个大国在如此短的时间,在政府没有大规模耗用财政力量,也没有付出牺牲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等巨大代价,就不露声色地将系统性风险化解为无形。

总结当下的金融体系现状,或许可形容为估值已低谷,增资将高峰。所谓估值已低谷,原因在于:一是目前上市银行市盈率、市净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但即便如此,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仍然难以得到投资者的认可,这折射出对行业前景看法的分歧。在很大程度上,这种分歧是理性的。毕竟银行盈利不可能如前三四年那样快速增长。二是次贷危机以来的刺激政策告一段落,经济增长转型和宏观政策回归常态给银行带来压力,使得国内外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的估值产生分化。三是就可以预见的2011年,信贷增量的收紧,加息周期的降临、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要求的提高等可能措施,也是估值处于低估的原因。所谓增资将高峰,原因在于:一是巴塞尔新协议使得一级资本的重要性大大上升,资本缓冲、逆周期资本补充要求,以及对具有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额外资本要求等,都使得未来全球金融业杠杆趋降,增资压力上升,中国也不例外。二是国有银行从改制上市以来已经时间不短,其筹集的资本金、持续分红以及业务快速扩张之间必须重新平衡,这也使得银行有增资压力。

就过去七年而言,中国金融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就次贷危机至今,中国金融体系避免了体系性风险,就当下而言,中国金融业估值在低估、增资有压力。就长期而言,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金融成长似乎和欧美日日益分化,中国也不例外,中国似乎也在摸索适合自身的金融发展路线图。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