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人物】改革者袁庚

第一财经日报 2016-02-01 00:09:00

责编:彭海斌

在很多深圳人看来,袁庚是深圳改革的灵魂人物。袁庚对于蛇口,深圳乃至中国改革开放的作用,是任何头衔都无法概括的。

2016年1月31日,深圳的天空有些沉郁,商贸繁华的蛇口海上世界与往日稍有些不同,一场民间自发悼念袁庚的活动在晚上8时在这里进行。深圳蛇口工业区沿山路21号的招商局博物馆里,也摆设着袁庚的照片和挽联,不时有人来这里敬献花束。就当天凌晨3时58分,袁庚因病救治无效,在深圳蛇口逝世,享年99岁。

37年前,也就是1979年1月31日,袁庚带着一份地图入京,和时任交通部副部长彭德清向李先念副主席、谷牧副总理汇报建立蛇口工业区的设想,招商局蛇口工业区从此创立。这一天也因此成为了蛇口工业区的生日。

他是招商局集团原常务副董事长,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和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等企业创始人,是百年招商局第二次辉煌的主要缔造者,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探索者,是蛇口基因的核心,是“前海蛇口”再出发的精神指引者。

在很多深圳人看来,袁庚是深圳改革的灵魂人物。袁庚对于蛇口,深圳乃至中国改革开放的作用,是任何头衔都无法概括的。

如今“蛇口精神”正在改写为“敢想、敢言、敢试、敢闯、敢为天下先”的五敢精神,通过当年一批在蛇口创业的企业,带着蛇口基因杀出蛇口,到了更大的商业天地中继续驰骋,这样的精神也是深圳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安身之根本。

敢为天下先

1917年,袁庚出生于宝安县大鹏镇,他的前半生是个游击战士、炮兵、高级情报员、外交官,偏偏不曾涉足经济运作;后半生他却凭着胆识和智慧,成为招商局第29代掌门人,缔造蛇口工业区,成就了蛇口改革。

1979年蛇口,还是一片荒滩,海面上还经常漂过偷渡者的尸体,蛇口工业区就是在这样的土地上修道路,开水电建立起来,袁庚认为蛇口的优势就是毗邻港澳,可以把国际先进的技术、管理引入进来。

蛇口工业区除了排除万难建设硬件,还需要广招人才。1980年,袁庚开始向中央写报告,要求打破传统办法,通过考试从全国招聘人才,以胜任蛇口工业区的建设和招商工作。之后,中央组织部大力支持,大开绿灯,蛇口先后从清华、上海交大、同济、浙大等8个大学招来第一批人才,开设蛇口干部培训班。

全国也有很多人才,带着要和袁庚在蛇口创立理想国的愿望,排除万难,离开原本工作的单位来到蛇口。原《蛇口通讯报》主编韩耀根就是不顾家人反对千里迢迢从上海来到蛇口的年轻人之一。

1月31日,韩耀根在蛇口的家中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袁庚很重视人才凝聚,假如没有这么多人才在蛇口,就没有今天的蛇口。

位于深圳蛇口工业区的标语,也是“深圳速度”的由来之一(网络资料图)

基础设施初具规模以后,蛇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淡化特权和官本位。

韩耀根清楚地记得,袁庚对他说,“我从香港过来,刚上码头,办公室人过来给我撑伞,前呼后拥唯恐照顾不周,因为我决定他们的升迁,如果不扭转过来,蛇口搞什么改革”,所以他一定要改变这种状态。“对我说,向我开炮,批评党委从我开始。袁董当年最提倡老百姓发言权,监督干部,发扬民主。所以,每到4月24日袁庚生日,就是蛇口监督干部投票的时候。”韩耀根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韩耀根说,蛇口不同意袁庚意见的人很多,但袁庚在我面前从来没有讲过一句与他不同的意见的人坏话。他反而说,也许正是有反对的人存在,使我袁庚少犯错误。所有人在袁庚面前可以直言不讳地跟他讲话,他不允许蛇口有任何人因言致罪。

在执掌蛇口工业区的十几年里,袁庚披荆斩棘,冲破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试验。据《袁庚传》披露,从1979年到1984年,蛇口创造了24项全国第一。打破“大锅饭”,进行定额超产奖励,“那时候多拉一辆车土,奖励4分钱,数目不大,冲击力很大,奖金是资本主义东西,不允许在中国出现。”韩耀根说。“现在我们熟悉的,保安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全都是蛇口第一家开始的,职工房、签订员工劳动合同,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全部是在蛇口进行的尝试。如今,袁庚在蛇口试管试验的东西普及到全中国,中国享受红利都有蛇口试验。”

当然,蛇口的改革每一项总有阻力重重,但袁庚并无畏惧。韩耀根说,当时袁庚亲自把他们找到香港招商局他的办公室,他动情地说,我此生就为我的理想奋斗,在所不惜,义不容辞。我们不要求所有人都赞同我们的想法,世界在发展变化,我们要跟上时代,跟上形势。

平安保险诞生

除了缔造蛇口工业区,袁庚还是一位出色的企业家。如今搅动中国商业风云的众多知名企业都从蛇口走出,从平安保险、招商银行、中集集团,再到万科、华为,无不受蛇口精神的影响。

1988年5月27日,在深圳蛇口招商路上,仅有十几位员工的中国平安诞生。他们当时或许并没有预料到,在随后近28年里,这家保险公司可以成为资产规模达5万亿元、拥有全金融牌照并始终处于创新前沿的大型金融集团。

1986年,招商局集团迎来了100年华诞,在座谈会上,招商局社会保险公司全面主持社保公司工作的马明哲马明哲首次提出,能不能像100年前招商局办保险公司一样,重新让工业区操起这份旧业。但袁庚却回答他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

随后,马明哲一直努力寻找与袁庚单独见面的机会,酣畅淋漓地陈述自己的理由,他找到招商局副总经理车国宝,请他把更详细的报告转交给袁庚。三个月后,马明哲和车国宝坐船轮渡到香港。

在香港,马明哲终于有机会向袁庚详谈自己的设想,他详细阐述了创建一家现代商业保险公司的必要与前景。袁庚听后,手重重拍在了桌子上,“我支持你们!”马明哲拿出早已拟订的草案递交给袁庚,袁庚仔细阅览了一遍,改动了几个字,说:“可以,你们先报上去。”

马明哲回到蛇口,连夜赶写了一个报告,直接报送给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特区分行,但仍未成功。

袁庚以实干著称,知道申请受挫后,提笔写信给当时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秘书长张劲夫、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副行长刘鸿儒、国务院特区办公室副主任胡光宝等人,详述成立一家新型体制保险公司的必要。

袁庚的信件和马明哲的报告,层层辗转,终于递交到刘鸿儒手中。刘鸿儒批写意见后,又流转给陈慕华。陈慕华详阅后,将其批复给人保公司。

一名负责国际业务的副总经理在人保大厦接待了马明哲,这位副总经理对马明哲说:“建议很好,但是,目前中国没有成熟的再保市场,条件不成熟,将来会支持你们。”

1987年,他决定到中南海拜见张劲夫,带着的,正是袁庚写给张劲夫的信。

2016年1月31日,马明哲在悼念袁老的长文中说,袁董是平安事业的孕育者、推动者和最坚定的支持者,亦是我本人终身受益的恩师,我们铭记不忘。他说,过去的30年,我也一直和同事们反复重复袁董的一句话,“蛇口基因能保存多久,平安未来就能走多远!”

向前看,莫回头

1992年12月,离休后的他在深圳滨海花园小区开始了练字阅报、深居简出的晚年生活。

韩耀根对本报记者说,袁董退休之后非常顾全大局,从不对下属妄议,也从不发牢骚,心胸开阔得不得了,反而经常检查自己做得不当的地方。

韩耀根回忆,他说当年李先念同志,画了一个圈都给蛇口,我没有要,作为从计划经济闯过来的老人,当年土地没有价值的,也觉得招商局没有能力开发土地,但现在想起来那些土地如果要下来,蛇口人可以有更多福祉,可以做更多事情。

还有一件事令袁庚有些遗憾。当年,蛇口工业区发展起来,李嘉诚、包玉刚等香港大佬亲自到蛇口来,要求袁庚放开手,入股蛇口。包玉刚当时说,我看到了蛇口的希望,我晚年不住香港,要搬到蛇口,请你在龟山别墅给我准备一套房子。但袁庚当时没有同意,他曾很遗憾地讲,股份制要中央批准,我当时也没有积极推行这个事。

6年前,袁庚摔坏了腿,韩耀根经常去探望,他回忆说,90多岁的老人总是念一句顺口溜鼓励我们,长江后浪推前浪,英雄出自少年郎,人生百岁笑嘻嘻,90不稀奇,80小弟弟,70流鼻涕。

“他家住在2楼,楼梯是盘旋楼梯,每一次都坚持送我们到门口,下楼梯他总是关照6个字,向前看,莫回头。他给所有年轻人都这么说。我理解这6个字蕴含双关。他不仅仅说,下楼梯路很滑,你们不要摔倒,他是对我们改革的托付,不要后退,后退是没有出路的。”韩耀根说,他会把手中的拐杖丢掉,给我们行一个东江纵队的军礼。

为防止他大脑萎缩,家人同他打麻将。他有时会耍些小聪明,冒险从牌友那里偷牌。被抓住后,开怀大笑,时常抵赖:牌有何偷不得,规矩就是拿来破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改革试管蛇口的光芒也逐渐暗淡下来。2009年蛇口提出了“再造新蛇口”的口号,其含义是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进行产业升级,重新定义蛇口,改变工业区的形象,升级为一个全新的商业区。

2014年底,广东自贸区获批,蛇口作为“黑马”入选自贸区,无疑给蛇口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背后是招商局集团的强力推动,蛇口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期。2015年12月30日,换股吸收合并招商地产后,招商局蛇口控股在深圳证交所上市交易,证券简称“招商蛇口”,代码为“001979”,为的就是纪念1979这个蛇口诞生的年份。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