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宏观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治国理政新实践·上海篇)上海力推产业结构调整 “十三五”预计腾地6万亩

一财网 2016-03-30 11:44:00

责编:杨小刚

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上海土地集约化利用也得以加强。“十三五”期间,上海计划实施调整重点区域50个,调整项目3500项,预计腾地近6万亩

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既要下也要上”。下的是“三高一低”(高污染、高能耗、高危险、低效益)的项目;上的,则是先进制造业以及高附加值、高技术水平、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产业。

3月28日,上海市市长杨雄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部署2016年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工作。 会议提出, “十三五”期间,上海计划实施调整重点区域50个,调整项目3500项,预计腾地近6万亩,节约能耗200万吨标煤。其中,2016年启动实施调整项目1000项,重点区域18个,并完成2015年启动的11个重点区域调整。

近年来,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不断发生变化——从最初以被动调整高耗能项目促进节能减排,到主动调整“三高一低”企业服务于经济转型发展,再逐步转向以战略性调整推进重点区域整体转型升级。

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既要上,也要下

 

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之变

随着城市发展定位的变化,上海多次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新一轮的调整,始自2007年并延续至今。

2014年,上海还出台了全国首份《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及能效指南》,并编制《上海市部分行业限制类、淘汰类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配合差别化电价政策,倒逼企业加快调整。

数据显示,在“十二五”期间,上海共完成产业结构调整项目4208项,累计节约能耗435万吨标煤;腾地近8.8万亩。调整落后产能产值1086亿元,节约标煤435万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2.9%。

目前,上海已经实现了平板玻璃、铁合金、电解铝、皮革糅制四个行业的全行业退出;37家污染严重、低产出的砖瓦企业全部关停;外环线内传统纺织印染调整完成;铸造、锻造、热处理、电镀等四大工艺持续关停生产线;钢铁、石化行业启动布局调整 ……

与转型升级相伴随的,是上海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2011年~2015年,上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约4.3%,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约17%,工业利润增长3.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6项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

不过,淘汰落后产能并不是全部。面对未来,上海土地、资源、环境容量等总量约束日益趋紧,上海的产业结构也必须在边界约束下,进一步加快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十三五”时期,上海提出必须牢牢守住人口、土地、环境、安全等四条底线。其中常住人口不超过2500万,规划建设用地不超过3185平方公里,确保城市生态环境稳定持续改善,保障城市生产安全和运行安全。

要守住这些底线,与调整淘汰低效落后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紧密相关。

上海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5.27万人,相比2014年末减少10.41万人。这是新世纪以来,上海市常住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中主要是外来常住人口的数量下降。数据显示,2015年末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981.65万人。相比2014年末,外来常住人口减少14.77万人,同比降幅为1.5%。

上海市市长杨雄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曾回应称,外来常住人口下降主要因为上海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外迁,使一部分劳动力离开了上海。另外,一部分非就业的流动人口,因为上海采取措施进行“五违”整治而离开。杨雄还表示,目前的变化,符合预期。

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上海的土地集约化利用也得以加强。2015年末,上海工业向开发区集中度达到80.2%,比“十一五”期末提高7.3个百分点。15个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占全市工业区比重超过50%。千亿元级园区从2010年的5个增至8个,占全市工业比重从35.2%提高到48.5%。全市工业园区单位土地工业总产值(已供应工业用地)达到67.4亿元/平方公里,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先进制造业的新增长点

不过,上海的产业发展依然面临问题和短板,比如“十三五”期间宏观经济形势较为严峻,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社会对工业领域的投资意愿减弱,战略性新兴领域仍处在培育期,传统优势制造业有待改造提升,工业经济缺少新的增长点。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和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企业国际竞争能力不足,土地、成本、资源能源环境的约束,使得上海工业必须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谋求创新发展和高端发展的途径,在转型中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28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16年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工作安排》并强调,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不懈努力,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十三五”期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要继续综合施策,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具体来说,就是产业结构调整“既要下、也要上”。一方面要持之以恒调整“三高一低”企业以及与上海长远发展不相适应的产业。一方面要通盘谋划产业发展战略,特别要聚焦先进制造业以及高附加值、高技术水平、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产业,努力培育“十三五”经济增长新亮点。

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上海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新指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力争保持在25%左右。

这是上海近些年来第一次明确对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提出要求。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不管是从上海未来全球城市的发展方向,从中央对上海的战略定位,还是从新的产业技术革命趋势,以及应对经济运行的风险和挑战来讲,25%左右这个比例都是必要的。

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邵志清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要完成这个目标,上海要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四新”经济,做强上海制造业,培育新的增长点。

比如,在工业高端化方面,要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能源装备、民用航空和空间信息等重点行业、重大装备、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推进落实智能工厂、智能车间等示范项目。提高制造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促进上海制造业提质增效,迈向高端。

而在绿色制造方面,则是要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产业、再制造产业和高端高效节能装备产品、先进适用环保装备产品。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