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推出的第一个创业孵化项目——航旅纵横凭借官方数据优势,以后来者身份成功杀入航班动态查询服务市场之后,这一领域的另外两家创业企业航班管家和“飞常准”的位置显得相当微妙。
不过,这样一个三家共存的平衡随着民航和海航的入局很有可能会被打破。
4月11日,航班管家的母公司深圳市活力天汇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活力天汇“)正式宣布完成C轮融资,此轮融资由民航股权投资基金、民航合源投资中心、凯撒旅游(SZ:000796)、大鹏航空、宁波凯撒、经纬中国等共同出资9.33亿元人民币,华兴资本担任本次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公开信息显示,航班管家的母公司活力天汇在2011年1月完成了由红杉资本投资的500万美元A轮融资,2011年12月1500万美元B轮融资的投资方为经纬创投、Greylock。
而经过此轮C轮融资,民航、海航成为了航班管家最大的两个机构股东。其中,民航基金是由国家民航局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发起设立,基金的核心使命是做行业门户,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民航业。
对此,民航投资基金总经理高建明表态,本次融资后,民航投资将与其他产业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一道,尽最大努力,发挥行业优势。
而海航凯撒旅游集团投资部总经理吴永华希望通过投资航班管家为凯撒旅游乃至海航旅游集团开拓线上市场,提升移动端产品能力,实现旅游资源的重组再分配以及打造旅游服务闭环。
此外,海航旗下的金鹿公务机还宣布和航班管家的战略合作,双方将联手打造亚洲最大的公务机在线预订平台。
按照航班管家方面提供的数据,2013年介入机票火车票预订业务以来,航班管家的交易额从2013年的7亿、2014年的60亿,到2015年已突破150亿。“预计今年航班管家的销售额有望实现2至3倍增长,突破500亿。”航班管家CEO王江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对于航班动态查询服务APP的盈利方式,王江表示航班管家从没想过用机票来赚钱,“让用户放心的在航班管家上做出消费决策,做好了机票这件基础的事儿,场景电商机会就来了,赚钱的机会就来了。”
{{item.suffixTags}} | {{ item.stockName }} {{ item.code }} | {{ item.close }} | {{ item.upDownPer }} | {{ item.upDown }} |
管理层解释发力重庆的原因。
仍在亏损的背后,是国内市场内卷之下的旅客结构变化,直接带来的是票价水平的持续下降。
中美直飞客运航线的恢复迟缓,也让做转机生意的航司赚的盆满钵满。
在今年上半年,国航、东航、南航、海航四大航还都是亏损的业绩,只有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和华夏航空获得了盈利。
目前中国大陆直飞以色列的客运航班主要由海南航空执飞,从深圳飞往特拉维夫,每周三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