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认为是中国经济走势判断重要参考的2016年一季度经济数据今天正式亮相。国家统计局早间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585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803亿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59510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90214亿元,增长7.6%。
同日,统计局召开记者发布会,发言人盛来运在会上表示,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综合作用下,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一些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稳中有进态势持续。但他同时强调,我国正处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结构调整阵痛仍在持续,下行压力不容忽视。
从市场反应来看,尽管GDP增速略低于去年四季度,但大大好于市场预期,且运行在合理区间,总体延续稳中趋缓的走势,属于预判之中。
第一财经近期就季度经济问题采访的多名人士也认为,目前经济的回暖主要得益于稳增长政策的红利显现和外部国际环境的回暖。
盛来运表示,经济出现阶段性筑底。受访专家也认为,总的来看,经济大的调整周期还没有完全结束,但经过多年调整,离底部已经不远。未来一段时间内,政府需继续加大政策力度,做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
数据全方位向好
从单向数据来看,多项数据几乎全方位向好是本次发布数据的最大亮点之一。市场分析认为,1-2月由于受春节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数据下滑幅度较大。但3月开始,生产活动进入正常周期,各项数据的大幅回升改写了前两月的经济态势。
统计局数据显示,农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市场销售、进出口等方面都出现明显的向好趋势。
其中,工业有明显回暖。用电量也是一个有力佐证。发改委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约135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增速同比回升2.4个百分点。
此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中有升,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8584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8%。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市场的明显回暖成为助力。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42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35.6%。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8524亿元,同比增长54.1%,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60.3%。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357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7%。
经济触底将近
对于中国经济走势的研判,目前认为震荡触底的观点居多。例如,著名经济学家刘世锦近期表示,投资触底是经济触底的重要方面,而投资要触底就是要基建、制造业和地产等“三只靴子"落地。
他进一步解释,去年8月份以后,房地产投资单月同比已经出现了负增长,房地产投资如果能触底,这“三只靴子"基本上就落下来了,而从需求侧来看整个中国经济基本就触底了。而从供给侧主要看两个指标,一个是PPI开始回升,二是工业企业利润由负转正,并保持适度增长。
刘世锦判断,经过6年的回落以后,现在非常接近底部了,估计2016年下半年或者2017年上半年会触底。
对于现在经济的温和反弹,目前有一个判断是“L”形的底部有一个小的“W”形,即从长远看中国经济将有一个长期的底部运行阶段,但这其中会出现一些波动。
有专家认为,目前,政府主打的供给侧改革正在加码。从中长期看,这是好的政策、可持续的政策,但是短期看可能副作用会大于正作用,因为它需要去产能、去杠杆,这是在减少需求,可能会不利于短期的市场。预计政府将会更多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两大政策空间来实现保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