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正式进入“退烧期”,针对各细分领域的专项整治工作逐步开启。4月14日,由国务院牵头联合多部委召开会议,未来将由央行牵头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监管部门,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工商总局等将按照职责分工,并组织地方政府,形成形成专项整治团队。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独家获悉,第三方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典型形态之一,已经纳入重点整治领域,按照业务内容,该领域将由央行负责监管整治。
针对非银行支付机构领域,整治的重点立足于建立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制度,加强账户资金监控,做好对已获牌支付机构的整改规范,处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此外,还将进一步严格市场准入、退出,在整治期间原则上不再受理新机构的申请,并逐步清理和打击非法开展资金支付清算业务的无证机构,保护消费者权益。
在非银支付领域外,通过互联网进行资产管理及跨界从事金融业务也在此次整治范围之内。重点将排查具有资产管理业务资质但开展业务不规范的互联网平台,以及非金融企业跨界开展资产管理等金融业务的行为。
本报记者获悉,此次针对第三方支付领域的整治目标,最终指向为引导非银行支付机构回归为社会提供小额、快捷、便利支付服务的宗旨。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召开推进专项整治直播电商突出问题调度会。
2025年,物管行业迎来规范化发展的重要之年。
治本之策是完善政府采购市场的激励约束机制,不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逐渐向所有合法市场主体开放,让信息在政府采购市场有效定价。
三部门针对采购人设置差别歧视条款、代理机构乱收费、供应商提供虚假材料、供应商围标串标等“四类”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专项整治。
跨境支付通将于2025年6月22日上线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