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是人是兽还是妖?艺术家说那是她真正的样子

第一财经 2016-05-05 13:27:00

责编:李刚

孙瑾把动漫融入了自己的创作,只不过,笔端流淌出的不再是日式卡通,而是水墨格调的人物与妖怪

 

孙瑾《寐语经》(部分节选) 44 x 29.5cm  纸本水墨 2012-2015

 

看了日本漫画《美少女战士》,昆明女孩孙瑾幼小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20年后,对于当年的震撼她仍记忆犹新。

成为艺术家后,孙瑾把动漫融入了自己的创作,只不过,笔端流淌出的不再是日式卡通,而是水墨格调的人物与妖怪。

汇聚了中、韩、日等国41位不同世代艺术家的银川国际动漫艺术展“非常上瘾——日常生活美学的再延伸”4月开幕,展览上,孙瑾的作品《寐语经》系列简简单单地悬挂在墙壁上,人与怪纠缠、交融的身体,人中的兽和兽中的人,变形、残缺的肢体……怪诞的形象令观者百味杂陈。

孙瑾自小喜欢画画,接触了日系卡通作品后,开始模仿、学习日本的画风。“到了大学,才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008年自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系第二工作室毕业后,她专心于油画创作。“可能是因为把它想得太严肃、太沉重了。画面虽然很精美很好看,但时间长了,会发现这并不是艺术的本质,我并没有感受到艺术创作的愉悦。”回忆起自己早期的创作,孙瑾说,因为无法突破,觉得自我是偏离和缺失的。

 

孙瑾《寐语经》(部分节选) 44 x 29.5cm  纸本水墨 2012-2015

 

2010年,她开始用毛笔在无意翻出来的素描用纸本上涂涂画画。随心所欲地,想到了就去画。然后,她开始研究纸、毛笔、墨汁,并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抛弃了油画的技法和心态。“我很直观地表达自己的心境,像写日记一样,画下来就觉得我好了。”

时间长了,纸本上的随兴创作带给孙瑾的东西也开始有了变化。“我开始去研究我的作品,为什么我的生命里会突然出现这些和我之前画的差别那么大的东西?我开始思考和总结。这些无意之作随之慢慢被她有意地画成系列,予以分类。但依然不是完整的作品,仍是随笔一样的记录。

此次来到银川当代美术馆参加展览,孙瑾的感受与策展人、美术馆艺术总监谢素贞有点相似。在她看来,展览借助了动漫、卡通的概念,把很多年轻艺术家的绘画、影像、装置作品集合在一起,但这些作品都不是卡通这两个字可以概括的。“卡通只是用来辨识的身份,不是一定要被归类的。”孙瑾自小喜欢的日本艺术家天野喜孝这次也有作品参展,传统的日式卡通绘画与孙瑾的作品在美术馆的同一层遥相呼应,但二者的主题和技法却并没相似之处。出现在展览现场的还有大名鼎鼎的奈良美智,以及来自多位来自韩国和台湾地区的艺术家,他们都在动漫的大主题下,以自己的方式予以阐释和表达。

孙瑾《寐语经》(部分节选) 44 x 29.5cm  纸本水墨 2012-2015

 

这次展览开启了孙瑾对动漫和卡通的另一种认识,“卡通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所谓这一代人,不是通过年龄来划分,只是大家共同喜欢这种文化。” 她的《寐语经》,在卡通与水墨之间,确定无疑地倾向于后者。“因为人们的视觉经验和生活方式本身融合了卡通,展览体现的是一代人的文化特质,一种文化现象,体现多元生活方式和艺术表现形式。”卡通和动漫的多元,在多位参展艺术家的作品中有着具体而微的呈现。

孙瑾对人性最有兴趣,喜欢观察别人的表情、神态和一举一动,常常乐此不疲。她的油画创作也以人像为主。在《寐语经》中,她觉得自己看到的那些人冥冥中被转化了,她本来就对妖兽、魔幻比较迷恋,这样的转换也算自然而然。“我画的是我看到的世界,和我现实经历的世界没有区别,只是我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它们扭曲也好,更可爱也好,都是生活场景和画面在绘画中的表达。”孙瑾说,绘画时不会想这么多,看着作品回忆总结时才会想。通过这种方式的创作,她认识了自我,“我发现自己并不是原来以为的那样,而是这样的一个人。”

孙瑾《寐语经》(部分节选) 44 x 29.5cm  纸本水墨 2012-2015

 

尽管作品中有或多或少的形象乃至叙事,但画面本身其实缥缈虚空,并没有明确的诉求。孙瑾想画得轻松一点,呈现当下的感受,体验绘画和身体的关联。

她的这些纸本作品,可能会成为新的油画创作的灵感和草稿。她也在陶瓷上绘画,有计划去景德镇把画画在实用瓷器上。“换一个载体,可能会产生一种新的效果。”她捏了一些软陶,也是小妖怪之类的,因为觉得不成熟还没公布。

被日本动漫带入艺术的大门,但孙瑾现在更关注中国本土的动漫发展。她觉得应该寻找自己的根源,找到属于本土文化的东西,让它强大起来。这也是她选择毛笔水墨的原因。“国外的卡通有完善的体系,链条很完整,中国还有缺憾,但这种缺憾也会让新的东西出现。”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