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央行给每个人发钱,可能吗?

第一财经 2016-05-06 08:57:00

责编:李刚

顾继东在《给每个人发钱》中提出了颠覆性的创见:“央行-个人”货币传导机制也许将是未来抵御经济危机的政策选项。

天上掉钱?你能不能捡到还取决于你在信用阶梯和知识阶梯上的位置

“直升飞机撒钱”,业界用以形象地比喻2008年以来美联储和全球央行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最新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给每个人发钱》一书,告诉我们,在传统的“央行——金融系统”的货币发行传导机制中,撒钱不是随机的。并且,处在信用阶梯、知识阶梯不同的位置上,大多数人是捡不到钱的。

书中说,“当比尔·盖茨走进一家酒吧,统计上来说,该酒吧顾客的平均财富会剧增,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变得更有钱。而当比尔·盖茨走进一家银行大堂借钱,该大堂里的客户整体借款水平会大大提高,但其余客户并不会因此得到或多得贷款。”央行直升飞机撒钱,是在信用阶梯上撒钱,加剧了财富不平等,也给利用“知识阶梯”的小集团获得了巨额的分利机会。

作者指出,专家运用货币政策操控经济周期,与计划经济的思维有共通之处。“格林斯潘”们也会错,他们不是神秘的天使,应该限制中央银行相机抉择的权力。

针对传统的“央行-金融系统”传导机制,作者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每一个经济市场的参与者是不是同一时间知道“撒钱”?捡钱的信息与知识,是否每一个个体都可以获得?作者进而精彩地提出了“知识阶梯”的概念。

央行居于顶端,金融系统次之,而有理财顾问(大如伯南克了解美联储决策的公式、信息、偏好,小到银行贵宾室的理财顾问)的10%富人紧随其后,接下来便是有一定知识结构和闲暇时间学习的中产,而金融知识匮乏且金融专注度较差的一般民众可能就要居于末端。在金融知识的阶梯上,老鸟,菜鸟的待遇可是不同的。

在信用阶梯上没有捡到钱,那么,你在知识阶梯上捡到钱了么?

如果没有,也不要抓狂,因为作者提出了颠覆性的创见:央行直接给每个人发钱!

央行直接“给每个人发钱”,可以弱化“在信用阶梯上撒钱”,信息简单化也可以降低金融“知识阶梯”上的各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正义论的角度,“给每个人发钱”也就是在货币发行的分配上尝试靠近“无知之幕”。

“给每个人发钱”可以打破传统货币发行传导机制中银行顺周期行为,可以不理会银行业的“惜贷”,解决货币政策的“时滞”,直接解决中低端阶层“消费不足”,从而刺激经济,真正摆脱全社会的“流动性陷阱”。

“央行-金融系统”的传统货币发行传导机制使得我们的货币与经济政策陷入了“Hotel California”的尴尬境地——你随时可以结账,但是永远无法离去。而有了“央行-个人”的货币发行传导机制,人们大可以放心地放弃银行、金融机构“大而不倒”的观念,放弃“沉没成本”等拯救倒闭银行与其从业人员的概念。

给每个人发钱后,整个社会就有了流动性。每个人的消费,便是一张对市场企业优胜劣汰的“投票”。这个投票会使有市场销路的企业迅速获得现金。这个投票应该比信贷审核更直接。

2015年,澳门特首崔世安表示,明年继续向澳门永久居民发钱9000元。

《给每个人发钱》一书,让我们更多看清了当代国际货币政策的分配非正义。那么,给每个人发钱,是乌托邦么?此书出版之际,我们看到了国际上正在发生类似思考和实践。

如2016年3月18日,欧洲央行执委普雷特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欧元区经济未能上升,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考虑印钞后直接发放给公众。加拿大安大略省准备开展一项社会实验,每月给公民发放少量钱财;澳门政府则从2008年开始就每年分发给居民现金。

或如作者揭示,“给每个人发钱”的“央行-个人”货币传导机制也许将是未来抵御经济危机的政策选项。

《给每个人发钱:货币发行传导之分配正义刍论》

顾继东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第一版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