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油与大豆油、菜籽油并称“世界三大植物油”,虽然产量高、受欢迎,但其简单粗暴的种植方式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大,正日益受到相关行业组织的关注。
5月25日,在可持续棕榈油圆桌倡议组织(RSPO)会议上,RSPO全球对外事务总监Stefano Savi称,过去几十年里,快速发展的棕榈油生产和种植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棕榈油广泛应用于调和油、方便面、糕点、糖果、休闲食品、巧克力等食品加工和化妆品中,是世界油脂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Stefano Savi称,在超市中,几乎一半以上带包装的商品都有使用到棕榈油。
不过,问题不在棕榈油本身,而是棕榈油的开发方式。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对保护自然资源、控制全球气候变化和降低碳排放行动的关注,可持续棕榈油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多的推广。
棕榈油产业发展之现状
棕榈油拥有超过五千年的食用历史。因价格低廉、用途广泛、高产高效、产地分布广泛的特点,让棕榈油广受欢迎。棕榈树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享有“世界油王”的美誉。数据显示,每公顷土地产油量,棕榈树年平均产量为3.68吨,油菜籽为0.59吨,葵花籽为0.42吨,大豆只有0.36吨。
东南亚和非洲作为棕榈油的主要出产区,产量约占世界棕榈油总产量的88%,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尼日利亚是世界前三大生产国。
由于气候达不到棕榈树的生长要求,棕榈并没有在我国产业化种植,基本上完全依赖于国际进口。根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信息,2015/16年度全球棕榈油进口国中,中国排第二,仅次于印度。目前,中国每年进口棕榈油约600万吨,占全球棕榈油产量的9%,主要来自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中国进口的棕榈油大部分用来加工食品和工业产品以满足国内消费,只有很小一部分产品出口国外。
由于国际市场上对棕榈油需求量的增长,很多棕榈油种植户砍伐雨林中的植物,之后采用火烧方式清理地面并进行棕榈树种植,数以千计的红毛猩猩在大火中丧生,同时由此带来的大量雨林消失使得红毛猩猩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无家可归。这进一步导致了这种濒危动物日益减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表示,油棕种植园是红毛猩猩栖息地破坏和碎片化的罪魁祸首,而栖息地破坏和碎片化严重威胁了红毛猩猩的生存。据印度尼西亚政府最新的官方数据显示,2009至2011年期间,加里曼丹遭受破坏的红毛猩猩栖息地总计14.1万公顷,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油棕种植园造成的。
油棕种植行业存在的焚烧耕作方式是另一个导致红毛猩猩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在1997到1998年间,由于焚烧耕作的方式引起的森林火灾导致了加里曼丹岛上红毛猩猩数量减少了33%。另外,油棕种植园的开发和建设导致森林的破碎化,切断了野生动物们的自然廊道和过渡带,导致动物的觅食以及繁衍等行为受到限制甚至阻碍。
种植园的开发还意味着运输公路的修建,这让非法狩猎的罪犯能更加容易地进入到森林深处捕杀野生动物,然后将野生动物运送到黑市出售,同时也有不法分子将野生动物如红毛猩猩当作宠物出售。非法的森林开发让许多环保组织在进行环境和动物保护工作更加困难。
此外,在过去几十年里,快速发展的棕榈油生产和种植已经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印度尼西亚因为开荒燃烧热带雨林所产生的雾霾更是直接影响到周边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自2002年起,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就一直在飞速增长,到2007年,印度尼西亚已经超过马来西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当然,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实现棕榈油产业发展,也为其招来在RSPO中拥有绝对话语权的西方国家非政府组织和大企业财团的指责。不过,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业协会自2011年9月30日起,正式退出RSPO。
贸易商认识的转变
RSPO是一家成立于2004年的非营利组织,以通过合作和公开对话,推动棕榈油的可持续利用及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制定和实施可持续棕榈油的全球标准,推出可持续棕榈油的认证体系和使用在经认证的可持续棕榈油上的“绿棕榈”标识。RSPO成员来自棕榈油的七大利益相关方,包括种植者、加工者、食品与日用消费品制造商、零售商、关注环境和社会福利的非营利组织等。
Stefano Savi称,现在全球40%的棕榈油供应都来自于小农户,一部分是独立的小农户,有数公顷的种植园,还有一部分被称为“计划小农户”,跟公司合作签订采购农资、销售棕榈鲜果的协议。其余的60%来自于大型公司。
在RSPO的标准中,对大农户的界定,以500公顷为标准。
不过,Stefano Savi也坦称,不少小农户的种植实践距离RSPO的生产准则和标准还有一定距离。目前经过RSPO认证过的小农户远低于全球种植棕榈的小农户总数,因为他们非常分散,认证成本高,小农户的认证相对困难。为此,RSPO还专门成立小农户支持基金,还有组织和企业为其提供支持,帮助小农户提高经过认证的可持续棕榈油的生产量。
进行RSPO认证,对企业和消费者来说,是否会增加成本呢?
针对《第一财经日报》这一提问,Stefano Savi称,对消费者来说,单个产品使用棕榈油的量非常小,因此,认证棕榈油所增加的成本,在单个产品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增加的成本在小数点后面很多位。”对生产企业来说,由于具体公司、具体工厂生产类型所付出的直接认证成本以及公司为达到目标所付出努力的综合成本,比如提升生产实践、管理供应链等,都存在差异,所以进行统计比较困难。
不过,Stefano Savi也补充说,现在企业的认识也在发生转变。虽然成本上升不容忽视,但是也要兼顾不可持续经营所带来的风险。以合法性为例,虽然有企业会通过不合法的经营来降低生产成本,但是近年来,很多负责任的跨国企业根本就不会考虑采购,在此基础上,还会考虑要满足环保、可持续发展、保护劳工收益等标准。
早前,RSPO曾公布一套《棕榈油可持续生产准则及标准》,内容包括RSPO会员应遵守当地、国家及国际准则和法规,2005年11月后开发的种植园与原住民没有明显冲突,不能破坏原始森林,不得砍伐有珍稀动物的林地,不得开垦泥炭深度超过3米的林地等。
目前,经RSPO认证的棕榈油达到全球产量的21%。
在中国,棕榈油的大型进口商天津聚龙贸易有限公司、中粮和中储粮均已成为RSPO会员。
根据RSPO官网显示,中粮集团于2012年正式加入RSPO,并计划采购/供应的经过RSPO认证的可持续棕榈油于2016年达到20%,2023年达到100%。天津聚龙贸易有限公司于2014年正式加入RSPO。今年5月25日,中储粮正式成为RSPO会员。
RSPO驻华代表蒋赟解释称,这些公司都是中国最大的棕榈油进口贸易商,在经过认证的棕榈油占全球比重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作为进口贸易商未来不可避免的需要应对认证这一问题。对他们来说,越早了解RSPO,就可以更好地在未来保障经过认证的棕榈油供应链。他说,加入RSPO的会员,并不等于一下子就能够做到100%进口认证过的棕榈油。所以这中间还有一段路要走,这都是渐进的过程。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RSPO统计,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这三个发达国家目前并没有宣布100%进口经过认证的可持续性棕榈油,只是显示有积极倾向。蒋赟解释说,这些国家都不是棕榈油的大宗进口国。美国是大豆主产国,大豆油可以替代棕榈油,因此棕榈油使用量比较少。澳洲地广人稀,使用量也少。不过,这两个国家的企业,做进出口经过认证的棕榈油承诺的企业越来越多。
由于加入或退出RSPO都是出于自愿,对于是否具有约束力的质疑,Stefano Savi回应称,RSPO内部有投诉机制,只要有投诉,而且企业也不愿意遵守RSPO的标准,RSPO会终止其会籍。根据过去的经验,一旦企业会籍终止,会严重影响其声誉,存在丢失客户的潜在可能。在全球经过认证的可持续性棕榈油占全球比重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各个利益相关方越早了解RSPO,就能更好地在未来应对潜在的挑战。RSPO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可持续棕榈油成为市场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