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最大的独立资产管理机构、英国最大的公募基金——安本资产管理公司表示,希望能够申请获得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资格,以更好地利用自己在上海获得的外商独资企业执照,为中国客户做更多的投资。
6月13日举行的“伦敦金融城-陆家嘴金融城双城联动圆桌会”上,英国安本资产管理大中国区负责人ALEX Boggis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有很多的客户排起长队希望安本资产通过QDLP帮助投资。
不过,安本目前还在等待QDLP的批复。“但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个分销商,并且已经设计了适合客户群体的产品。”ALEX Boggis说。
正在研究利用外商独资帮助客户管理资产
安本资产创建于1983年,总部位于苏格兰的阿伯丁,目前在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36间分支机构,核心业务涉及股票、债券、另类投资和房地产领域的投资管理,服务客户包括政府和企业养老金、央行、金融机构、慈善团体、基金会和私人投资者等。
截至2016年3月31日,安本资产共管理4209亿美元资产。
QDLP是上海特有的跨境投资的金融创新通道。所谓QDLP,即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通过海外对冲基金在国内吸引人民币资金,在获批的外汇额度内,直接兑换美元进行境外投资。可投资标的包括海外对冲基金、REITS基金等。
2013年9月,上海第一批共6家境外对冲基金获得QDLP试点资格,包括城堡投资(Citadel)、橡树资本(Oak Tree)、英仕曼集团(Man Group)、奥氏资本(Och-Ziff)、肯阳资本(Canyon Capital)以及元盛资本(Winton)。首次试点额度每家5000万美元。
2015年3月,有报道称上海市金融办批准5家境外资管公司获得第二批QDLP资格,额度增加到1亿美元。这5家分别是瑞银全球资产管理、德意志资 产及财富管理、野村资产管理、EJF Capital、世邦魏理仕全球投资公司。之后,又有第三批QDLP试点落地,包括广发钧策、上投摩根、黑石等,额度依然是1亿美元。
安本资产非常强调的,是其在中国内地获得的外资独资企业牌照。
ALEX Boggis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安本正在仔细研究,怎样充分利用外商独资的身份,在中国境内帮助中国客户管理他们的资产,同时帮助海外的资产管理客户在中国境内寻找一些可以投资的资产。
2015年9月,安本资产独资设立的安本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落户上海自贸区陆家嘴金融片区,获得由上海市工商局自贸区分局颁发的外商独资企业牌照。
早在2007年,安本资产就在上海开设了一家代表处,但主要做一些联络的工作。不过,目前在上海的办公室具体要做哪些业务,安本还在研究中。同时,ALEX Boggis说,由于取得各种业务许可需要时间,可以从事什么业务也需要探索,所以安本投资管理(上海)具体开展业务,还需要时间。
“我们很多的全球客户都在问,怎样在中国进一步的加大投资,我们也希望帮助客户做这样的投资。”ALEX Boggis说。
嘉宾呼吁尽快推出沪伦通
目前,安本在中国的投资渠道主要是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沪港通等。“我们非常关心新债券计划,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ALEX Boggis说。
海通证券副总裁李迅雷说,中国的居民在海外资产配置只占到整个居民资产配置的1.6%,比重非常低。而A股市场虽然交易非常活跃,但是估值偏高,投资的选择余地比较小。面对这种资产荒,对国内的投资者而言,沪伦通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因此建议希望尽快推出沪伦通。
“债券市场也可以‘沪伦通’,上海债券市场发展程度相对不足,也不够开放,今后应加大债市的开放度。”李迅雷说。
伦敦金融城政府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包墨凯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沪伦通的筹备是比较顺利的,基本上在学习沪港通的模式。“但我们的合作不应该只局限在沪伦通单一的方面,比如说保险业,可能不一定能够通过实时交易的连接,但是可以通过风险的共享和知识的分享,来促进两地保险业的发展。”
在当天的圆桌会上,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也表达了对于保险资金扩大境外投资范围的期待。
“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的外汇额度问题,如果在上海自贸区里,未来是否会有政策突破?”曹德云说,中国保险资金目前在伦敦主要投资一些不动产,如果未来想逐渐开展一些项目投资、并购投资和股权投资,也希望伦敦金融城持更加开放的态度。
上海目前有六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3.5万亿元,占中国保险总资产的1/4。
陆家嘴金融城人才金港负责人徐德洁表示,通过陆家嘴金融城和伦敦金融城的双城合作,已经碰撞出了许多火花。比如现在很多国内的资产管理机构希望扩大在海外的投资,会面临到汇率的风险,英方机构正好推出了非常适合的管理工具。很多英方机构在考虑增加扩大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配置,国内机构的QFII通道能够很好解决额度的问题。
天津自贸试验区挂牌设立十年来,实施686项制度创新举措,49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中方高度重视中日韩合作,对合作前景抱有信心。
通过有牵引带动作用的链主型企业成员发力,吸引更多领军、领先企业共同构架民营企业协作共研、产业协同、沟通交流的合作平台,助力民营企业合作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创成果转化
上海凭借其成熟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口等优势,具备发展新型离岸贸易的独特战略优势。
离岸金融活动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而言,是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路径,能在多个层面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突破现有发展瓶颈,提升其在全球国际金融中心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