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平安信托总经理冷培栋:“冬天”里的信托业转型“迎春”

第一财经 2016-06-15 13:39:00

责编:后歆桐

在如今的经济情势和“资产荒”下,如何能够顺利转型,成为摆在冷培栋面前的一大挑战。不过,他认为,随着供给侧改革深入,信托公司在细分市场领域将大有可为。

纵然信托资产规模在2015年“华丽丽”地跨入“16万亿元”大关,而公司2015年取得领先同业的业绩,但在平安信托总经理冷培栋看来,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传统业务萎缩……如今的信托业正处在“冬天”里,而转型成为了信托业迎接“春天”的“必选动作”。

然而,在如今的经济情势和“资产荒”下,如何能够顺利转型,成为摆在冷培栋面前的一大挑战。不过,他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认为,在信托业传统业务挑战重重的另一面,随着供给侧改革深入,信托公司在细分市场领域将大有可为。

(平安信托总经理冷培栋/摄影:吴军)

“冬天”与“春天”

2015年,信托资产规模跨入“16万亿元”大关,而2015年平安信托年报业绩也颇为靓丽:营业收入62.87亿元,同比增长48.35%;净利润31.09亿元,同比增长41.96%;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规模5584.35亿元,同比增长39.66%;投资收益20.92亿元,同比增长54.16%……平安信托各项指标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尽管如此,在冷培栋看来,信托业“还处于冬天里”。

“信托业正在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包括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传统业务(如通道业务)萎缩,资产管理行业市场竞争加剧,高速增长期积累的风险逐渐暴露释放,甚至是互联网金融崛起的冲击等,行业增长遇到了瓶颈,无法通过传统业务规模驱动利润的增长。”

冷培栋表示,经济放缓趋势下,信托公司传统业务增长乏力。首先,随着三四线房地产、能源价格下跌等风险因素逐渐增多,信托公司主动收缩房地产信托、矿产信托等高风险业务,新增业务规模增速下降;其次,信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约束传统业务发展;中国政府对地方政府融资的规范大大压缩传统政信业务空间;阳光私募基金备案制将对信托公司传统通道型证券类业务产生冲击。

继2014年的《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99号文”)之后,3月末银监会再次下发《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风险监管工作的意见》(“58号文”)。对此,冷培栋表示,虽然58号文在信托公司流动性管理和风险拨备、实质化解信托项目风险、控制结构化配资杠杆比例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整体而言对平安信托的发展影响不大。

“以配资产品为例,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平安信托未开展结构化配资业务,存续产品的杠杆比例也基本满足58号文新规的要求。我们认为,配资杠杆比例缩减有利于配资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冷培栋说。

除了58号文,“营改增”也对包括平安信托在内的信托业造成不小的影响。冷培栋称,根据平安信托的测算,预判营改增带来的政策红利不明显,整体利润呈下降趋势。“以平安信托2015年的财务数据测算,在假设合同定价不予调整的情况下,受增值税价税分离影响,营业收入和营业支出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受限于可抵扣的费用类型,成本费用下降幅度无法全部抵消收入下降的影响。”

而另一方面,对于信托业来说,部分政策仍不明确。“最明显的如贷款类信托业务,信托计划是否能够给融资方开具发票在目前的实施细则中未有明确,如果不能开具,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信托贷款的优势,增加公司管理成本,摊薄信托行业已经较低的利润空间。同时,部分政策的不明确也将对公司在业务模式制定及系统改造上造成不小挑战。”冷培栋表示。

此外,冷培栋认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信托行业传统的赚取利差的方式将不可持续,因此行业亟须找到转型之路。

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是在冷培栋眼里,信托业迎接“春天”的机遇仍然存在。

“国民个人财富的持续快速增长、地产基建的细分市场、国企混改的机会、新型产业对资本和资金的需求、直接融资推动的资本市场发展、银行不良和存量带来的资产证券化机会、海外资产配置需求等,均为信托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同时,国家的供给侧改革所带来的政策红利,也将给信托业的转型发展提供新的源源不断的动力。”他表示。

冷培栋认为,供给侧改革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由于我国转型升级中的问题多、改革难度大,银行、保险、证券都只能满足一部分的业务需要。信托业具有跨界专业化的制度优势,可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解决方案。

而随着供给侧改革深入,冷培栋预计信托公司在细分市场领域将大有可为,具体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国企混改的机会。信托公司可以帮助国有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通过并购、投资等引入民间资本,理顺生产关系,释放生产力;二是传统行业去库存的机会。传统行业龙头需要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产业并购重组的机会增多,信托公司可以通过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盘活资产,为目标公司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三是新兴行业的机会。产业转型、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发展带来更多的资金需求,信托公司可以选准这些行业及企业,通过设立产业基金等方式,帮助新兴产业发展,也在企业实现高速成长的过程中获取回报;四是股权投资的机会。随着我国经济直接融资比例提升,多层级资本市场构建将为股权投资带来机会。

平安信托3.0时代

事实上,过去的2015年,整个中国信托业正经历着行业转型的“新常态”。而“虽然说在未来我国经济中,直接融资比例会越来越大,这对信托业来说是不错的机会,信托在泛资管行业的蛋糕份额也会越来越大,但最终能分得多少,还要靠信托公司的实力。”冷培栋表示。

针对未来的信托业发展趋势,平安信托2015年就在轻资产模式的指引下,努力实现从资金的提供者向资产的管理者转型,打造了私人财富管理(零售)”、“私募投行和机构资产管理(对公)”、“金融同业(同业)”、“股权投资(PE)”四大业务板块的核心竞争力。

冷培栋表示,2015年平安信托之所以能实现增长同比高达四成的净利润,一大原因也是坚持“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信托本源定位,布局上述四大业务板块,实现了从资金的提供者向资产的管理者转型,通过规模的增长带来管理费收入的增加。

进入2016年,冷培栋称,平安信托开启了轻资本模式下的信托3.0时代,即资金端多元化、资产端专业化和综合金融化。发力供给侧改革,平安信托除了自身跨界专业优势,还具有综合金融优势,能够整合平安集团品牌、客户、渠道、资金、平台等优势。

所谓轻资本业务即资本耗费低的业务,如资产证券化、PE、并购等。平安信托的3.0时代,业务布局将往轻资产模式方向发展,继续深耕四大核心业务板块。

具体来说,在零售方面,平安信托聚焦高净值客户,并通过O2O模式,在使用户获得更好体验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对公方面,聚焦目标客户,通过1+N(1个客户经理+n个产品经理)团队落实“出门七件事”,即信托贷款、资产管理、公募承销、定向增发、兼并收购、资产证券化和股权投资,从目前以信托贷款为主转向资本占用更低的业务,降低信托贷款比重,提高企业的直接融资比例,降低融资成本,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同业方面,降低原来的通道业务比重,助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积极拓展资产证券化业务;PE方面,聚焦环保、高端制造、医疗、现代服务、消费五大领域,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