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宏观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吴晓灵谈僵尸企业退出后人员安置办法:扩大中央财政债务、划拨国企股权以充实社保基金

第一财经 2016-06-19 12:03:00

责编:应民吾

国外养老金缴费年限基本上为30~40年,只要参加工作就应缴费。如果中国延长年限、提高统筹层次,应该能降低整体的养老金和失业保险的缴费费率,这也符合降成本的宗旨

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于企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但目前的问题是,大量僵尸企业退出渠道不畅,占用了社会资源。

“之所以有很多的企业难以退出,特别是国有企业难以退出,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6月18~19日举行的2016北大汇丰金融论坛上,央行前副行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表示,为了解决企业退出后人员安置的问题,要用扩大中央财政债务和划拨国有企业股权的方法,充实社会保险基金,完善社会政策托底工作。

吴晓灵表示,中国经济的杠杆率在全球处于中等水平,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较高,政府和居民还有增加杠杆的余地,为促进企业活力,有必要调整杠杆。

吴晓灵进一步解释说,非金融企业债务率比较高,杠杆率比较高,这是与我国以间接金融为主的金融体系有关系的,因为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发达,企业融资主要是靠银行信贷融资。

那么怎么调杠杆结果呢?吴晓灵表示,可以用政府加杠杆为优胜劣汰的市场运行机制创造条件,为企业降低社会保障负担。如何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运行机制?首先用安全、环境、技术、质量等标准限制淘汰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然后还要用公平竞争和财务可持续的财经纪律,让善于控制成本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胜出。

但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企业市场退出渠道不畅,优胜劣汰机制难以建立,许多僵尸企业占用了大量的社会资源,降低了社会资源使用的效率。

对此,吴晓灵表示,让这些低效率的企业从市场退出有两大问题,第一是资产和债务如何处理;第二是人员如何安排。在债务重组和资产处置时,应秉承市场的原则,让买卖双方自由定价。同时,在银行债务处理问题方面,应该尽快废止贷款通则,把银行债务重组的处置权、主动权交给银行股东。

由于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人员的安置成为低效率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难以退出市场的障碍。吴晓灵提出,要用扩大中央财政债务的方法和划拨国有企业股权的方法,充实社会保险基金,完善社会政策托底工作。

吴晓灵说,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层次比较低,现在提出要实现省级统筹,最终实现全国统筹,但很多省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省级统筹,很多地区面临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巨大缺口。特别是在资源枯竭地区的企业,其退出面临养老金、失业保险入不敷出的问题。针对这种状况,要尽快实现养老金、失业保险全国统筹,用划拨国有企业股权和中央财政举债的方式弥补资金缺口。

她表示,一些破产企业的职工不离开企业,是因为当地社保基因无法给足企业该给职工的钱,为了弥补这个缺口,可以把国有资产的一部分,包括国有股权划归给社保基金,这是有根据的。

吴晓灵进一步解释说,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所有利润都上交给了财政,并没有给企业留下养老的钱。但这些利润上交后,其实都变成了国有股权。那么现在企业职工他要养老了,过去没有量化到个人的社会保障的钱,其实还是应该划给企业。但是即使这样,第一有量的差距,第二也有能不能马上变现的问题。因为如果全部变现也会有问题,有一些流动性的缺口,应该用中央财政举债的方法来加以弥补。

吴晓灵还提出,在弥补了资金缺口的同时,要延长企业和个人缴费的年限,并降低养老金和失业保险的费率。

她说,现在养老金缴费15年就可以享受退休养老金。国外基本上要缴费30年到40年,只要你参加工作,就应该缴费,用你参加工作的缴费来支付你以后退休的生活费用。如果中国延长了年限,提高了统筹层次,应该能降低整体的养老金和失业保险的缴费费率,这也符合当前降成本的宗旨。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