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稳定市场预期,减轻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对我国外汇市场的短暂冲击,人民银行向市场提供了少量外汇流动性,由此引起央行外汇占款相应减少。”7月15日,在2016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媒体吹风会上,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解释了外汇占款与外汇储备变化方向不一致的原因。
刚刚公布的6月份央行外汇占款减少了977.27亿元,而同期外汇储备增加134.26亿美元。这一变化方向不一致立刻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对此,盛松成表示,央行外汇占款减少主要与英国”脱欧“导致的金融市场波动有关。受英国”脱欧“影响,6月下旬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全球避险情绪上涨。为稳定市场预期,减轻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对我国外汇市场的短暂冲击,人民银行向市场提供了少量外汇流动性,由此引起央行外汇占款相应减少。但总体上,人民币汇率仍然按照以市场供求外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机会有序运行。
“6月份,外汇储备与央行外汇占款变化不一致与一系列因素有关,如部分外汇储备投资的资产价格上涨,还比如,一些其他货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导致我国部分外汇储备资本的币值重估,等等。”盛松成补充表示。
6月份,央行连续通过微博和有关负责人声明的方式,向外传递“坚定不移地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将继续按照既有的形成机制有序运行”的信息。针对近期英国“脱欧”以来,人民币汇率呈贬值趋势,中国货币网特约评论员发表文章《6月份人民币汇率指数小幅贬值》。而人民银行7月6日转发了这篇文章。
央行重申,人民币汇率仍在按照“前日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动”的既有机制正常运行,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市场预期平稳。中国无意通过人民币汇率贬值提升贸易竞争力,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决定了人民币不存在长期贬值的基础。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人民币汇率将继续按照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形成机制有序运行,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随着人民币弱势调整接近尾声,民间对外净资产格局的可持续性事关我国能否迈向成熟的对外净债权国。
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174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322亿美元,升幅为0.98%。
巴克莱的亚洲外汇和新兴市场宏观战略主管卡特查称,虽然去美元化并非新现象,但最近的相关叙事发生了变化。
第一财经每日早间精选热点新闻,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
作为全球核心价值锚的美债信用衰减,冲击主要债权国经济基础。日本、欧洲面临资产减值与货币贬值双重压力。同时,美债信用降级触发新兴市场资本撤离。